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莆田第五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莆田第五中學是一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莆田市的完全中學,簡稱「莆田五中」,於1924年創辦時名「莆田公學」[1]。
莆田第五中學是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福建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福建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建設項目學校、福建省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2],現校址位於莆田市城廂區霞林街道棠霞街215號。
校園環境
校園占地面積129376平方米,建築面積86681平方米,學校南鄰萬達廣場及城廂區政府,北鄰南湖公園,東接荔城大道,西鄰廣化寺。[1]
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11月,莆田第五中學有專任教師264人,高級教師92人,占比34.8%;研究生學歷教師45人,占比17%;全國優秀教師、省級學科教學帶頭人、省級骨幹教師、省特級教師、省優秀教師、省勞模共21人,占比7.9%。[1]
歷史沿革
民國13年秋(公元1924年),田春霖、游觀瀾等人創辦莆田小學,校址設在鰲峰田宅和節孝祠內 ,首任校長田春霖。同年10月,增設初級中學部,改稱私立莆田中學(俗稱公學),小學部稱莆田公學附屬小學,校址遷到四賢祠(今中山中學西邊一部分)內上課。
民國16年(公元1927年),莆田公學中學部改稱私立莆田初級中學。民國25年(公元1936年)[註 1], 私立莆田中學(俗稱公學)因經費困難, 初中部(私立莆田初級中學)自動停辦, 附屬小學由國民政府接收, 改稱縣立興賢小學(民國28年春季, 遷往常太鄉洋坑村上課)。民國31年(公元1942年),私立莆田初級中學復辦,改稱私立中山中學,民國35年(公元1946年),增辦高中部,成為完全中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學校於1956年更名福建省莆田第五中學。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莆田各中學」停課鬧革命」,招生中斷,學校遭到破壞,校舍被侵占,教職員被批鬥或下放。1969年,學校停辦,校址改為招待所。1973年春,學校復辦,仍稱莆田第五中學。
1984年6月,莆田第五中學劃歸城廂區管理。1988年7月,復名莆田中山中學[4][5]。1999年秋季,學校初、高中分離分設,高中部喬遷位於城廂區梅山路前福建高級婦幼衛生學校所在地,校名沿用莆田第五中學,初中部改為私立中山中學。
2005年3月,莆田第五中學被福建省教育廳確認為福建省普通中學一級達標學校。
引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