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莫涅龍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莫涅龍島map
Remove ads

莫涅龍島(俄語:Остров Монерон)或海馬島(日語:海馬島かいばとう、とどじま阿伊努語トドモシリ[1])是一座位於庫頁島西南方44公里,在韃靼海峽中的小島,距離宗谷岬100公里;該島長7.2公里,寬3.6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429米,海岸線長度24公里[2][3]。現今島上並無長期居住的固定人口,1905年至1970年間島上有居民[4][5]

事实速览 莫涅龍島, 自然地理 ...
Remove ads

名稱

阿伊努人稱呼該島為「海獅島」。和人根據阿伊努語中的島名直接漢字化為海馬島[註 1]。17世紀中,《正保日本圖》上以「いしよこたん」的名稱繪製了它。1700年的《松前島鄉帳》也以同樣的名字記錄了該島,並視作西蝦夷地的離島。1790年,最上德內作《蝦夷國風俗人情之沙汰》,將該島以「トヾシマ"的名稱記錄,並標註它在ナヨシ以南6至7公里處。1810年,《黑龍江中州並天度》中以「モシロヽ」記錄了這個島。1816年,《松前蝦夷地島圖》以「トヽモシリ」和「イシヨコタン」標註該島。1854年刊行的《蝦夷闔境輿地全圖》中又記載了「トヽモシリ」這個島。

1787年時,法國航海家拉彼魯茲伯爵讓-弗朗索瓦·德·加洛率領探險隊在自朝鮮半島航行至堪察加半島的途中路過此地,並以隊上的工程官保羅·梅霍爾·莫涅龍法語Paul Mérault Monneron為新發現的小島命名。今日在西方文化圈較常以「莫涅龍島」稱呼之。

Remove ads

歷史

莫涅龍島曾是土著居民阿伊努人的活動範圍。松前藩在18世紀時將該島納入勢力範圍。

1855年,下田和約將庫頁島及周圍其他島置於日俄共同管理的範圍。根據1875年的庫頁島千島交換條約該島隨庫頁島讓予俄國。1905年,該島又同南庫頁島一起作為戰利品成為日本領土。從1910年起,日本人陸續移民至此[6]。在日治時期,它屬樺太廳真岡支廳本斗郡。1941年,設立海馬村,時有751人的人口數。1945年8月,居民恐懼蘇聯部隊入侵,島上人口撤離,自此之後該島就成為無固定居住人口的無人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失去南庫頁島,莫涅龍島也伴隨成為蘇聯領土。

1971年,該島附近發生地震俄語Монеронское землетрясение (1971)[7]

1983年9月1日,一架班號KAL007大韓航空波音747客機因誤入蘇聯領空而遭蘇聯空軍戰機擊落,客機墜毀在莫涅龍島附近海域[8]。雖然實際墜毀的地點和與該島的精確距離尚有爭議,但此事件仍讓原本只是座默默無聞無人島的莫涅龍島,成為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從庫頁島遠眺莫涅龍島

天氣好時,可以從庫頁島上看到莫涅龍島[9]。海峽寬6里格,分開了庫頁島和莫涅龍島。

該島地形崎嶇。島上有許多洞穴,北部有一個洞穴長40米,高15米,由海浪和風共同作用形成。它是一座新近紀噴發的死火山形成的[10][11]。最高點是中部的台南嶽,標高439米;次高點是旭山,海拔279米[12]。西南方向立岩鼻探入海中[13]

水系呈放射型。溪流較急,山谷呈 V 字形,多瀑布。島上不缺乏淡水。在其中一條溪上,有一座日治時期修的橋。12月至次年4月結冰。

註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