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莫里斯號驅逐艦 (DD-417)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莫里斯号驱逐舰 (DD-417)
Remove ads

莫里斯號驅逐艦(英語:USS Morris舷號:DD-417),是美國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建造的一艘辛姆斯級驅逐艦,艦名取自查爾斯·莫里斯英語Charles Morris (naval officer)海軍少將。她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第七艘以莫里斯為名的軍艦[5]。莫里斯號服役期間參加了太平洋戰場的眾多戰役,雖然獲得戰鬥之星數量存在爭議,其獲得這一榮譽的次數依然在同級艦與其他美國二戰驅逐艦中位居前列。

事实速览 莫里斯 USS Morris (DD-417), 概況 ...

莫里斯號由莫里斯少將的曾孫女查爾斯·R·那特(Charles R. Nutter)夫人冠名,於1938年6月7日在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造船廠英語Norfolk Naval Shipyard鋪設龍骨,次年6月1日下水。在結束試航與調整工作後,1940年3月5日,莫里斯號正式服役,交由哈利·比恩·加勒特英語Harry B. Jarrett中校指揮。[1]

Remove ads

設計與裝備

西姆斯級驅逐艦的主體構造與班漢級驅逐艦類似,但在其基礎上改進了艦體流線結構和武器布局,使其在2具西屋電氣蒸汽渦輪機的推進下最高能夠達到37節航速。該級驅逐艦早期搭載有5座單裝5英寸38倍徑主炮、2座四聯裝21英寸魚雷發射管和4座.50機槍,但其中一座主炮隨後因穩心過高問題而被拆除,隨着戰事進展,西姆斯級的防空火力和反潛裝備也得到過加強。此外,該級驅逐艦還搭載有多種當時較為先進的技術,使其在續航、火炮準度等方面相較於過往船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4]

服役歷史

莫里斯號服役不久即被選為第2驅逐艦中隊的旗艦,於美國本土沿岸海域訓練。1941年夏天,她短暫加入大西洋艦隊執行中立巡邏英語Neutrality Patrol任務,但隨着美國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對日本宣戰,她被召回並前往查爾斯頓海軍造船廠英語Charleston Naval Shipyard改造。1942年1月3日,莫里斯號成為美軍第一艘配備火控雷達的驅逐艦,離開船廠開赴珍珠港,並於二月底在那裡重新加入其所屬中隊。[1]

3月16日,莫里斯號跟隨第十七特遣艦隊英語Task Force 17啟程前往努美阿,並參加了隨後爆發的珊瑚海海戰。戰役準備階段,她掩護艦隊中的航空母艦突襲圖拉吉島路易西亞德群島,期間為她們的飛機提供指引。5月4日至8日戰役期間,她為約克城號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提供掩護,並取得擊落一架,擊傷兩架來襲日軍飛機的戰果。列克星敦號在隨後的戰鬥中嚴重受損並棄船,莫里斯號接收了其艦上約500名船員。由於救援過程中發生事故,莫里斯號隨後返回珍珠港進行緊急維修,並在達到作戰標準後迅速返回作戰艦隊,參加一個月後爆發的中途島海戰。6月5日,她又參加了對約克城號的救援工作,接收了超過500名戰鬥人員。[1][6]

8月下旬,莫里斯號加入第六十一特遣艦隊英語Task Force 61支援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接下來的兩個月內,她轉戰所羅門群島附近各海域,為航空母艦與其他船隻提供護航。8月25日,在結束對吉爾伯特群島為期三天的獨立掃蕩後,她重新加入第17特遣艦隊參加隨後爆發的聖克魯斯群島戰役。海戰中,莫里斯號擊落了6架日軍飛機,並在大黃蜂號航空母艦遭到重創後前往救起550名船員。救援結束後,她前往聖靈島修復在戰鬥中遭到破壞的上層建築。隨後,她跟隨企業號航空母艦返回瓜達爾卡納爾島,並在拉塞爾號驅逐艦的護航下作為運輸艦執行任務。[1]

1943年5月,莫里斯號離開南太平洋,前往阿留申群島支援盟軍對阿圖島基斯卡島等日軍基地展開的行動。隨後,她返回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進行為期七周的修理與改造。試航完成後,她護送利斯科梅灣號英語USS Liscome Bay安齊奧號英語USS Anzio (CVE-57)科雷吉多爾號護航航空母艦英語USS Corregidor前往中太平洋,進駐位於馬紹爾群島的盟軍基地。1944年1月30日,她跟隨一支美軍艦隊炮擊沃傑環礁,隨後為夸賈林的盟軍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協助瓦解當地日軍的反擊攻勢。2月中旬,莫里斯號跟隨第51.11特混艦隊離開夸賈林,前往協助占領埃內韋塔克環礁。17日,莫里斯號抵達目的地開始執行任務,24日,她啟程返回珍珠港。[1]

1944年4月,莫里斯號跟隨第7艦隊前往新幾內亞支援盟軍在查亞普拉的登陸行動。5月和6月,她在比亞克島登陸戰期間往返於托姆-瓦克德英語Wakde-薩米一線提供火力支援。7月,她又前往農福爾島桑薩波爾角打擊當地日軍。8月,她在完成位於哈馬黑拉島摩羅泰島的任務後,啟程前往菲律賓海域,為接下來的大規模行動做準備。8月16日,莫里斯號跟隨第8.6特混艦隊前往萊特灣。21日,她成功護送增援部隊和補給艦抵達目的地,隨後於美軍前哨基地換裝更為先進的防空系統,這一改裝協助其更好應對神風特攻隊的襲擊。此後的數月時間裡,她一直為萊特灣海域的盟軍船隻提供掩護。[1]

1945年初,莫里斯號啟程開赴呂宋戰場,執行登陸前的炮擊行動。1月9日,盟軍登陸本島,此後的18天裡,她一直駐留在附近海域,執行護航、炮火支援、神風特攻隊防禦等任務。在結束位於呂宋的任務後,莫里斯號被重新分配至第5艦隊並為沖繩戰役做準備。4月1日,她跟隨第51.11特混艦隊抵達慶良間群島,隨後為附近海域的運輸艦與油輪提供防空與反潛護航。4月11日,正當她在A-11號站點附近巡邏時,一架攜帶重型航空炸彈魚雷九七式艦上攻擊機突然出現在左舷方向海平面並迅速靠近。莫里斯號上的船員立即進入戰鬥崗位並向這架飛機傾瀉火力,然而這些防禦措施沒能阻止飛機進入攻擊姿態。18時15分,該機撞擊莫里斯號,撞擊點位於1、2號主炮塔之間,爆炸導致火勢迅速蔓延。[7]2個小時後,火勢得到基本控制,並在半個小時後被完全撲滅。慶良間群島的美軍損管小組對莫里斯號進行了緊急修理,加固了損壞的船艏並排乾了船艙中的積水,轉向系統也基本恢復正常。此次襲擊共造成艦上13人陣亡,45人受傷。[8]

5月22日,莫里斯號啟程返回美國本土,並於6月18日抵達舊金山海軍造船廠,經過軍方技術人員考察,認為其不再具有出海航行和遠洋作戰的能力,遂於11月9日將其退役。11月28日,莫里斯號從美國海軍除籍。1947年8月2日,在解除武裝後,她被售予富蘭克林廢棄船隻公司處理。1949年7月17日,她又被轉售給位於洛杉磯的國家金屬與鋼鐵公司英語National Metal and Steel,並在那裡接受拆解。[1]

Remove ads

榮譽

莫里斯號驅逐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共獲得16枚戰鬥之星[註 1][2]

更多信息 戰役或行動, 日期(包含期間各任務段) ...

歷任艦長

更多信息 姓名, 譯名 ...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