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農民
职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農民(又稱農夫、農婦、農家、農人)是指從事農業、飼養生物以獲取食物或原材料的人。[1] 該術語通常適用於從事種植大田作物、果園、葡萄園、飼養家禽或其他牲畜等組合工作的人。農民可能擁有農地,也可能在他人擁有的土地上作為勞動者工作。在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中,「農民」通常是指農場所有者(土地所有者),而農場的僱員則被稱為「農業工人」(或農場工人)。然而,在其他較舊的定義中,農民是指通過勞動和照料來促進或改善植物、土地或作物生長,或飼養動物(如牲畜或魚類)的人。
全球超過五億農民是小農,其中大多數位於發展中國家,他們在經濟上供養著近二十億人。[2][3] 在全球範圍內,女性佔農業從業人員的40%以上。[4]
Remove ads
歷史
農業耕作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是該時代的定義性特徵之一。到了青銅時代,蘇美爾人在公元前5000至4000年已擁有專業化的農業勞動力,並嚴重依賴灌溉來種植作物。他們在春季收穫時依靠三人小組進行作業。[5] 古埃及農民進行耕作,並依賴和引灌尼羅河的水源。[6]
畜牧業,即為了農業目的而飼養動物的實踐,已存在數千年。狗大約在15,000年前在東亞被馴化。山羊和綿羊大約在公元前8000年在亞洲被馴化。豬大約在公元前7000年在中東和中國被馴化。馬馴化的最早證據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7]

在1930年代的美國,一名農民生產的食物僅夠養活另外三名消費者。而一名現代農民生產的食物足以養活遠超一百人。然而,一些作者認為這種估計是有缺陷的,因為它沒有考慮到農業需要能源和許多其他資源,這些資源需要額外的工人提供,因此實際被養活的人數與農民的比例實際上小於100比1。[8]
類型

通常使用更獨特的術語來表示飼養特定馴化動物的農民。例如,飼養放牧牲畜(如牛、綿羊、山羊和馬)的人被稱為「牧場主」(美國)、「畜牧業者」(澳洲和英國)或簡稱為「飼養員」。綿羊、山羊和牛的農民也可能分別被稱為「牧羊人」、「牧山羊人」和「牧牛人」。「奶農」一詞適用於主要從事牛奶生產的人,無論是來自牛、山羊、綿羊還是其他產奶動物。「家禽農民」是指專注於飼養雞、火雞、鴨或鵝以獲取肉、蛋或羽毛,或者通常三者兼得的人。為市場種植各種蔬菜的人可能被稱為「菜農」或「市場園丁」。「土農民」是美國的一個口語術語,指實幹的農民,或耕種自己土地的人。[9]
在發達國家,農民(作為一種職業)通常被定義為對作物或牲畜擁有所有權益,並提供土地或管理其生產的人。那些只提供勞動力的人最常被稱為「農業工人」。或者,為不在場的土地所有者管理農田、分享收成(或其利潤)的種植者被稱為「佃農」或「分成農」。在農業綜合企業的背景下,農民的定義很廣泛,因此許多不一定從事全職農業的人仍然可以根據農業政策在法律上獲得各種補貼、激勵措施和稅收減免。
在發展中國家或其他前工業化文化的背景下,大多數農民從事微薄的生存農業——一種簡單的有機農業系統,採用輪作、留種、刀耕火種或其他技術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同時滿足家庭或社區的需求。以這種方式生存的人可能被貼上「農民」的標籤,通常帶有貶義地與「小農意識」聯繫在一起。[10]
然而,在發達國家,在小塊土地上使用此類技術的人可能被稱為「園丁」,並被視為「業餘愛好者」。或者,一個人可能因貧困而被迫從事此類實踐,或者諷刺的是——在大規模農業綜合企業的背景下——可能成為為在地食物市場中挑剔/追逐潮流的消費者種植的有機農民。
農業組織

農民通常是地方、區域或國家農民聯盟或農業生產者組織的成員,並可以施加重大的政治影響力。美國的格蘭其運動在20世紀初有效地推進了農民的議程,特別是針對鐵路和農業綜合企業的利益。法國的FNSEA在政治上非常活躍,尤其是在與基因改造食品有關的事務上。全球的農業生產者,無論規模大小,都由國際農業生產者聯合會(IFAP)代表,該聯合會通過79個國家的120個全國農民聯盟代表超過6億農民。[11]

有許多組織旨在教導年輕人如何務農,並推廣永續農業的知識和益處。
4-H始於1902年,是一個以美國為基礎的網絡,擁有約650萬名5至21歲的成員,由美國農業部(USDA)的國家糧食與農業研究所管理。
美國國家FFA組織(前身為美國未來農民)成立於1925年,特別專注於為初中和高中學生提供農業教育。
歐洲農村青年組織是一個非政府組織,旨在讓歐洲青年認識農村環境和農業問題,它成立於1957年,總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該組織在17個國家活躍,擁有超過50萬參與者。
收入

農產品可以出售給市場、在農夫市集出售,或直接從農場出售。在生存經濟中,農產品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由農民家庭消費或由社區共享。
職業危害

農業從業者面臨多種職業危害;農業是一個特別危險的行業。[12] 農民可能會遇到並被危險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叮咬或蜇傷,包括蠍子、火蟻、蜜蜂、黃蜂和虎頭蜂。[13] 農民也在重型機械周圍工作,這些機械可能導致他們死亡或受傷。農民也可能因重複性工作而出現肌肉和關節疼痛。[14] 農民還面臨獨特的心理壓力,例如因天氣事件導致作物收成不確定的壓力,以及因市場波動導致經濟穩定性不確定的壓力。在美國,農民自殺的可能性是美國總人口的3.5倍。[15]
詞源
「農民」(farmer)一詞最初意指向在地主擁有的土地上工作的佃戶徵收稅款的人。[16][17] 後來該詞轉變為指在田地上耕作的人。 農民以前的稱呼包括農夫(churl)和耕作者(husbandman)。[18]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