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菲律賓駐馬來西亞大使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菲律宾驻马来西亚大使馆map
Remove ads

菲律賓駐吉隆坡大使館馬來語Kedutaan Filipina, Kuala Lumpur),是菲律賓馬來西亞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館址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城中城

事实速览 菲律賓駐吉隆坡大使館 Kedutaan Filipina, Kuala Lumpur, 概要 ...

沿革

馬來西亞的前身馬來亞聯合邦獨立後不久,菲律賓總統卡洛斯·加西亞在1959年1月26日第二次國情咨文中首次提及,為加強與東南亞各國的關係,準備在當時的馬來亞聯合邦建立菲律賓外交機構[1],菲律賓外交部之後在吉隆坡建立了公使館。3年後的1961年,菲律賓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由尤蘇普·阿布巴卡(Yusup Abubakar)擔任第一任特派團團長,菲律賓總統卡洛斯·加西亞也在同年對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討論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的成立。

由於北婆羅洲的領土糾紛,菲律賓大使館在1960年代兩次被勒令關閉。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成立了馬來西亞聯邦,北婆羅洲是其中的一個會員國。菲律賓政府因無法就對北婆羅洲的要求達成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而關閉大使館,並召回了所有馬來西亞的外交官,以迫使馬來西亞政府解決爭端,兩國之間的外交和領事關係直到1964年5月才恢復。1968年11月,在菲律賓國會議員小貝尼格諾·阿基諾揭露賈比達大屠殺英語Jabidah massacre事件後,同時聲稱時任菲律賓獨裁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正在訓練一支部隊準備進攻馬來西亞並奪回沙巴領土,導致馬來西亞中斷了與菲律賓的所有外交關係[2]。馬科斯也下令大使館再次關閉。

Remove ads

結構

菲律賓駐吉隆坡大使館是一棟兩層的住宅結構,建於1962年,1987年被菲律賓收購後改建大使館。以前該物業是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的住所。自那時以來,該建築進行了三次翻新:1993年,2011年和2012年。在2011年的翻新主要是更換建築物的屋頂和電線,以及在大院內建造涼亭[3]。2012年的翻新工程是3次工程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將建築物從以前的住宅布局轉變為更適合大使館辦公功能的開放式設計,但保留具有歷史意義的外觀。這項由馬來西亞菲律賓建築師巴特·維斯塔(Bart Vista)領導的裝修工程於2012年2月開始,包括飯廳改建為社區禮堂,原來的廚房改成了員工餐廳,在二樓有一個像酒店一樣的接待區,一個供客人使用的接待室,一間新的會議室以及圖書館,廣泛更換地板和其他功能,更新建築物的電線和空調系統,安裝新的彩色玻璃和照明設備,重新粉刷建築物的外部,並重做大院的景觀。該工程於2012年6月10日完成。這項耗資1900萬比索的翻新工程由巴特·維斯塔的工作人員、承包商和供應商那裡收集了資源,其中包括菲律賓聯合建築師協會的吉隆坡分會(UAP-KL),他們免費提供了所有建築材料和服務[4]

Remove ads

員工和活動

現任菲律賓駐馬來西亞大使由查爾斯·何塞(Charles C. Jose)擔任,於2017年4月15日就職。在擔任外交大使之前,他曾是外交部發言人兼助理秘書,也曾任菲律賓駐上海總領事,並在北京,重慶,曼谷和新加坡的外交機構擔任重要職務。[5]

大使館的活動主要圍繞滿足馬來西亞海外菲律賓工人和其他菲律賓人社區的需求和福利。同時也警告在馬來西亞尋求就業的公民需要警惕非法招募[6],並幫助促進非法入境馬來西亞的菲律賓人的合法化,並與菲律賓移民局和其他政府機構合作,規範在馬來西亞流動的勞工[7]

除了向當地的菲律賓社區提供領事援助外,使館還促進了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之間的文化和教育聯繫,包括主辦棉蘭老島菲律賓藝術家的藝術展[8],舉辦以食物為主題的活動[9],甚至與馬來亞大學建立了官方聯繫[10]

沙巴活動

儘管位於吉隆坡,大使館的團隊在菲律賓人口眾多的沙巴進行廣泛的活動。但由於北婆羅洲的爭端,菲律賓政府拒絕在那裡設立領事館,因為這意味着承認馬來西亞對該領土的主權。因此,菲律賓方面建議在當地設立一個非政府機構,提供領事服務[11]。2003年1月,位於哥打京那巴魯的菲律賓服務中心被馬來西亞政府關閉,理由是該中心不符合《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馬來西亞敦促菲律賓政府在當地設立一個完整的領事館。菲律賓外交部副部長勞羅·巴哈(Lauro Baja Jr.)表示建立領事館的決定「太政治化了」,但會就在沙巴建立領事館的可能性進行討論。他補充說,這並不意味着菲律賓對沙巴的主張政策將有任何改變,而僅僅是向該島上的菲律賓國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12]

歷任大使

  • 查爾斯·何塞(Charles C. Jose)-2017年4月15日至今
  • 愛德華多·馬拉亞(Jose Eduardo E. Malaya III)-2011年9月至2017年3月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