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菲律賓首都銀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菲律賓首都銀行(英語:Metropolitan Bank and Trust Company,簡稱Metrobank)大都會銀行及信託公司(Metrobank)是一家菲律賓銀行,截至2024年,其總資產規模位居菲律賓第二大銀行。該公司提供從常規銀行業務到保險等各種金融服務[3]。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菲律賓首都銀行由George S. Ty於1962年9月5日在馬尼拉創立,當時主要服務對象為中小企業與華人社群。隨著業務擴展,該行逐步成為菲律賓資產規模最大、分行網絡最廣的商業銀行之一[4]。[5]
1970年代,Metrobank開始開設海外分行,首站是1975年在香港成立辦事處,並陸續在美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台灣及中國大陸等地設立分支機構,成為首批拓展國際市場的菲律賓銀行之一。
1981年,Metrobank獲菲律賓中央銀行授權為「萬能銀行」(Universal Bank),得以提供投資銀行、外匯交易、信託、保險等全方位金融服務,進一步強化其綜合業務能力。
1990年代至2000年代,首都銀行持續擴張國內外業務,並收購全菲儲蓄銀行(PSBank)等子公司,加強零售銀行與消費金融布局。2001年,創辦人George S. Ty將經營權交棒給家族第二代,並持續透過Ty家族控股公司GT Capital控股Metrobank。
2016年,首都銀行於馬卡蒂金融區建成全新總部大樓——首都銀行中心,該摩天大樓成為菲律賓最高的辦公大樓之一,象徵其在國內金融業的地位。
截至2024年,首都銀行總資產達3.52兆披索[1],分行超過950間,服務橫跨企業金融、零售銀行、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等領域,是菲律賓資本實力最雄厚、分行網路最廣的金融機構之一[3]。
Remove ads
業務範圍
菲律賓首都銀行是國內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服務涵蓋企業銀行、零售銀行、投資銀行、信託及資產管理、信用卡、保險、汽車與房屋貸款、支付解決方案等多元業務:
首都銀行自1970年代起即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現於全球多地設有分行、辦事處與附屬公司,專為海外菲律賓人、國際貿易往來及跨國企業提供服務:
事件
首都銀行於1975年在香港開設第一家海外分行,成為當時首批走向國際的菲律賓銀行之一。此舉象徵菲律賓銀行業正式踏上國際化道路,擴展到亞太區市場,主要服務在港的菲律賓移工和企業。[5]
2017年,首都銀行一名高階資深副總裁Maria Victoria Lopez被控利用職權,偽造貸款文件並開設虛假帳戶,將貸款資金挪用到自己控制的帳戶中,涉案金額約為₱17 至 ₱25 億[10][11],成為當年菲律賓最大宗銀行業金融詐騙案件之一[12]。事件曝光後,Metrobank迅速通報監管機構,並與國家調查局合作逮捕涉案人員。該案導致Metrobank股價當日一度暴跌12%,引發外界對該行內控制度與合規機制的質疑;銀行之後表示已全面強化內部稽核流程,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13]。[14]
隨著菲律賓勞工輸出持續成長,首都銀行匯款服務的規模屢創新高。2024全年透過Metrobank Remit管道匯入菲律賓的OFW資金達到USD 344.9億,比2023年成長3%。2025年前兩個月分別維持高速增長,1月OFW匯款USD29.2億、2月USD27.2億。Metrobank表示將持續擴展全球匯款合作通路,以強化在OFW市場的龍頭地位。[15]
圖片
-
Metrobank分行大樓
-
位於布拉干省馬洛洛斯和普利蘭的Metrobank分行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