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菲律賓駐美國大使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菲律賓駐華盛頓大使館 (菲律賓語:Pasuguan ng Pilipinas sa Washington D.C. 第二種菲律賓語:Embahada ng Pilipinas sa Washington D.C.) 是菲律賓共和國駐美國的外交使團。它早於菲律賓獨立,是最古老的菲律賓駐外使館,雖然第一個菲律賓駐海外大使館在菲律賓駐日本大使館。
![]() |
Remove ads
歷史
菲律賓大使館的原辦公樓是 1917 年為丹尼爾·C·斯台普頓 (Daniel C. Stapleton) 建造的,由當地建築師克拉克·瓦加曼 ( Clarke Waggaman)設計的房屋。二戰期間,1942年5月起成為菲律賓聯邦流亡政府總部和菲律賓臨時首都,直至1944年10月聯邦政府返回菲律賓。1946年7月4日,使館正式成立。

曼努埃爾·奎松總統在戰時旅居肖勒姆旅館,曾計劃將其房間改造成永久官邸,但這些計劃被塞爾吉奧·奧斯梅尼亞就任菲律賓總統後放棄。位於 2253 R Street NW 的豪宅建於 1904年,由Waddy Butler Wood設計,隨後於 1954年被購買,此後一直是大使的官邸。1928-29年,同一棟建築曾接待過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館。
1991年,在馬薩諸塞大道的梯形島上開始建造新的辦公廳,與第17街、N街、巴丹街和馬薩諸塞大道接壤,與舊建築相對。現在的辦公樓於1993年完工,是一座四層高的布雜藝術設計建築,採用光滑飾面的預製構件,與使館區的傳統石灰石結構完美融合。
與此同時,舊辦公樓於2016年底改建為大使館的領事館。
Remove ads
外部連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