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蕭萐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蕭
生平
1924年1月24日,蕭萐父生於四川成都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學淵源深厚,其父蕭仲侖被認為是近代蜀學的代表人物之一[2]。
1943年進入武漢大學哲學系學習。期間參加學生組織,發起、編輯《珞珈學報》、《西方日報》稷下副刊等刊物,投身學生運動。1947年六一慘案發生時,任武漢大學學生自治組織宣傳部長[3]。畢業後到成都市中學、華陽中學、川西文教廳、四川醫學院馬列主義教研室等處任職。抗戰期間參加成都地下黨組織的活動。1949年12月參與接管華西大學,後留任該校馬列主義教研室主任。1956年到中共中央黨校學習理論,1957年在武漢大學哲學系成為教授。文革期間遭到迫害,開始寫作《王夫之》。
1982年被聘為武漢大學教授,1986年被選為博士生導師[3]。2008年9月17日在武漢辭世,享年84歲。武漢一家報紙評論為:「他代表了這個城市的高度。」[2]
著作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