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薩塞勒
法國市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薩塞勒(法語:Sarcelles,法語發音:[saʁsɛl] ⓘ),法國中北部城市,法蘭西島大區瓦茲河谷省的一個市鎮,同時也是該省的一個副省會,下轄薩塞勒區[1],其市鎮面積為8.45平方公里,2022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58,576人,是該省人口第三多的市鎮,在法國城市中排名第98位。
薩塞勒位於瓦茲河谷省東部,與塞納-聖但尼省接壤,是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歐洲客車製造商EvoBus在薩塞勒建有法國工廠,為當地帶來了較大的就業崗位,此外薩塞勒還有多所教育、醫療和文化機構[2]。
薩塞勒距離巴黎的直線距離不到20公里,歷史上長期為一處農業村落,近代逐漸發展成為巴黎北部的一個衛星城,薩塞勒境內的洛謝爾街區自20世紀50年代末起被法國土地部門列為大型集中式住宅開發區,超過四萬居民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入住於此,現為法國優先發展街區(ZUP)和城郊結合整治區(ZFU)。法蘭西島大區快鐵D線和列車H線分別從薩塞勒東西兩側經過,由此前往巴黎市區的最短旅行時間在20分鐘以內。阿爾及利亞裔足球運動員利雅德·馬赫雷斯和法國足球運動員維薩姆·本耶德爾出生於薩塞勒。
Remove ads
地名來源
「薩塞勒」一名最初於公元9世紀以「Cercillia」的形式被記載,其名稱可能來源於「Cercellus」或「Cercella」,原意為「酒桶、酒塞」,引申含義為「生產酒瓶木塞的地方」,可能與當地的相關手工業活動有關[史 1]。而根據當地官方網站的論述,「薩塞勒」一名亦有可能直接來源於法語單詞「Sarcelle」,意為「野鴨」,當地的市鎮徽章圖案即由三隻野鴨構成[史 2]。
歷史


薩塞勒歷史上長期為巴黎北部的一處普通村落,其境內的萊弗拉納德(Les Flanades)和蒙德日夫(Mont-de-Gif)兩個街區曾發現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遺跡[史 3]。而薩塞勒市中心亦出土了印有君士坦丁大帝圖案的羅馬貨幣,以及一個小教堂的建築遺蹟,由此斷定薩塞勒及附近區域的建設史超過了兩千年,當地在羅馬時期可能是巴黎與呂扎什之間道路上的一個驛站[史 4]。
根據法國古文獻學家讓·馬比雍的記載,公元832年,薩塞勒所處區域成為聖但尼聖殿的一處堂區,其境內的「歐迪魯瓦」(Haut-du-Roy)地區曾有過一處行宮[史 5],而小羅訥河上也出現了磨坊等農業設施。10世紀左右,薩塞勒境內出現了一處禱告室,11世紀後被擴建成為聖伯多祿和聖保羅教堂[史 6]。中世紀中後期,薩塞勒及附近區域被冊封給了蒙莫朗西公爵,1260年,阿馬爾里克(Amalric,或寫作Amaury)成為的薩塞勒的首任領主[史 7]。
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薩塞勒曾於1420至1436年間被英格蘭軍隊佔領,後被法蘭西國王查理七世收復,並將此地賜給了議會大臣讓·德·普潘庫爾,後者的女兒在其逝世後嫁給了另一名大臣讓·迪普萊西,其家族在薩塞勒修建了官府宅邸(château seigneurial)和里什堡城堡(église de Richebourg),將薩塞勒建成了一個區域性的交通樞紐[史 8]。
宗教戰爭時期,孔代親王路易二世帶領雨格諾派教徒在薩塞勒展開了對天主教徒的清剿,薩塞勒大量建築被損毀[史 9]。17世紀後,薩塞勒先後被訥布爾(Neubourg)和歐特福爾(Hautefort)家族繼承。18世紀中後期,當地曾出現了一處磚窯[史 10]。至18世紀末,薩塞勒約有260戶人家,當地有多處葡萄酒種植園[史 11]。
1789年4月15日,薩塞勒成立第三等級代表議會,後者在薩塞勒教堂前進行聚集,要求實現稅制減免及平等化,成為法國大革命當中的一個縮影[史 12]。法國大革命後,薩塞勒成為塞納-瓦茲省的一個市鎮,屬於蓬圖瓦茲區。當地聖職者的財產被沒收,薩塞勒城堡被巴黎的一個共和黨員繼承,而葡萄酒種植園則被分給了當地的93戶農民[史 13]。此舉使得當地成為重要的葡萄酒種植區,但19世紀中後期當地遭遇根瘤蚜疫情,造成大批葡萄園荒廢[史 14]。除葡萄園外,當地在19世紀亦出現了大批了蔬果種植園,主要農作物包括菜豆、萵苣、韭蔥、黃瓜等[史 15]。

20世紀初,隨着工業革命的推進,巴黎市區開始向四周擴張,彼時,兩條鐵路線途徑薩塞勒,當地人口數量略有上升[3]。兩次世界大戰均對薩塞勒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其中薩塞勒在一戰初期曾遭遇空襲,造成當地132人遇難;二戰時期,薩塞勒被納粹德軍控制,1944年8月28日被法國第2裝甲師解放[4],彼時,薩塞勒的人口數量已超過六千,但農業依然是當地的主要經濟部門[4]。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進入黃金三十年,大批法國外省及海外殖民地居民湧入巴黎地區尋求就業機會,致使當地出現了嚴重的住房供應緊張。為解決這一問題,法國政府在巴黎周邊多個市鎮修建集中式居民區,其中薩塞勒市區南部的「洛謝爾」街區(Lochères)被列入重點項目,該街區面積達270公頃[史 16],由法國建築師雅克·亨利-拉布爾代特規劃設計,在1955至1975年間,洛謝爾街區共建成12,368套房屋,共容納居民數量超過5萬人,使其成為法國規模最大的集中式居民區[史 17],這也使得薩塞勒的總居民數量在不到20年間翻了近八倍[3]。人口的快速增加也引發了一系列矛盾,包括因房屋間距緊密而造成的壓抑、自然景觀缺乏及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這些現象被媒體稱為「sarcellite」[史 18][史 19]。至20世紀末,隨着街區治理、政策完善以及通勤快速列車的建成運營,「sarcellite」現象有了明顯的改善。21世紀後,外來移民數量逐年增加,部分移民因生活習慣的不同而與本地居民產生隔閡,加劇了社會的分裂[史 20]。在2005年法國騷亂以及2014年的一場大遊行期間,洛謝爾街區均遭到了較為嚴重的破壞[史 21]。
在行政區劃方面,1964年,塞納-瓦茲省被撤銷,薩塞勒被劃入新成立的瓦茲河谷省,隸屬於蒙莫朗西區[史 22]。2000年3月3日,蒙莫朗西區的首府由蒙莫朗西遷至薩塞勒,區名也隨之改變,薩塞勒由此成為瓦茲河谷省的一個副省會[史 23]。在1997至2015年間,薩塞勒和相鄰的另外5個市鎮組建了法蘭西谷城市圈公共社區[史 24]。自2016年1月1日起,薩塞勒成為魯瓦西-法蘭西地區城市圈公共社區的組成部分[史 25]。
Remove ads
地理



薩塞勒位於法國中北部,法蘭西島大區北部和瓦茲河谷省東部,距離巴黎大約15公里,距離省會蓬圖瓦茲大約30公里[2]。與薩塞勒接壤的市鎮包括:埃庫昂、維利耶勒貝勒、斯坦、阿努維爾、加爾日萊戈內斯、格羅萊、蒙馬尼、聖布里斯蘇福雷、聖但尼[2]。
薩塞勒位於巴黎盆地腹地,境內地勢自南向北緩慢抬升,除最北部略有起伏外,當地地形總體較為平坦[2]。薩塞勒全境海拔最高點位於與維利耶勒貝勒和埃庫昂兩個市鎮的交界處,為142米;最低點位於小羅訥河與加日萊戈內斯交界的出口處,為46米[2][5]。
薩塞勒市區整體處於巴黎盆地腹地的一處沉積平原之上,其中歷史城區的地表主要為魯培爾期形成的「楓丹白露砂岩與石灰岩」(Sables et Grès de Fontainebleau,標記為g2b)[地 1][6];市區中部和南部則主要為河流沖積物分布區,主要包括始新世形成的「呂西安泥灰岩」(marnes à Lucines,標記為e7b)以及現代河流沉積物(標記為Fz)[6];市區東部的農業地區則有淤泥和黃土分布[6]。此外,自20世紀以來,經過多年的土地建設,薩塞勒歷史街區及洛謝爾街區的地表基本完全被人工建築占據[2][地 2][5]。
小羅訥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境內,該河屬於塞納河水系,全長9.6公里[5],水量較小,平均寬度不超過3米,部分河段有明顯的人工渠化改造痕跡[2]。儘管水量較小,但該河歷史上亦有多次洪水記載,其中最為嚴重的發生於1926年7月和1992年5月,當地中心城區的平均積水深度超過1.5米[史 26]。
薩塞勒屬於溫帶落葉林區,當地的人均綠地面積為34平方米,超過了《法蘭西島大區總體規劃》當中制定的預期目標(10平方米)[5],根據《薩塞勒城市規劃綱要》的定義,當地的綠地類型主要包括五種[5]:
- 河流近岸濕地(Milieux aquatiques et zones humides),主要為小羅訥河中上游附近區域的天然森林,面積約10公頃,相關區域自2014年起由小羅訥河-克魯河水文管理局(SIAH)負責監管;
- 林地(Trame boisée),主要指位於薩塞勒市區以北的埃庫昂森林,該林地占地總面積達105公頃,其中25公頃位於薩塞勒市鎮範圍內,已於2007年被列入法國國家環境自然保護單位[5];
- 農業用地(Trame agricole)及荒地(Friches),主要分布於市區東部,根據歐洲自然信息系統的定義,該區域內的稻田、果園及未開發土地均屬於綠地範疇,總面積達70公頃;
- 城市綠地(Espaces verts urbains)。薩塞勒市區內的主要綠地公園包括普雷蘇拉維爾公園(Parc des Prés-sous-la-ville)、夏爾·阿爾坦公園(Parc Charles Artin)、約翰·肯尼迪公園(Parc John Fitzgerald Kennedy)[2]等,均常年免費向公眾開放。一條長達7.6公里的健身綠道也已於2017年建成[5]。
薩塞勒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分布均勻,年溫差較小[8]。但自21世紀以來,隨着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的影響,當地年均氣溫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夏季超過35攝氏度的高溫日數有所增加[地 3]。
距離薩塞勒最近的氣象站位於勒布爾歇境內,該氣象站的最高氣溫記錄為42.1攝氏度,出現於2019年7月25日;最低氣溫記錄為-18.2攝氏度,出現於1985年1月17日;單日降水量最高記錄為300毫米,出現於1988年5月27日。以下為該氣象站的詳細數據[8]: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薩塞勒是法國法蘭西島大區瓦茲河谷省的一個市鎮,編號為95585,它也是瓦茲河谷省的一個副省會[1]。薩塞勒下轄薩塞勒區,隸屬於瓦茲河谷省第八選區,管理薩塞勒縣,同時也是魯瓦西-法蘭西地區城市圈公共社區的組成部分[1]。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簡稱「INSEE」)在進行數據統計時,將包括薩塞勒在內的1,794個市鎮設為劃入巴黎城市區[地 4][地 5]。自2020年起,薩塞勒城市區被包含1,929個市鎮的巴黎城市輻射區代替[地 6][地 7]。此外,INSEE還將薩塞勒市鎮分為了25個「塊區」(IRIS)[2][地 8],以便於統計人口分布情況。
Remove ads
城市規劃
按照現代城市發展形態,薩塞勒可分為三個大型區域:北側為薩塞勒的傳統歷史街區,教堂、市政廳、集市廣場等建築均集中於此,貫穿全境的皮埃爾·布羅索萊特大街(rue Pierre Brossolette)原為法國國道N16線的一部分,其東側的過境快速道路於1961年建成,原有街道則被改為了城市道路[文 1];南側為洛謝爾街區,始建於1955年,主要街道呈棋盤狀,是重要的集中式居民區,自20世紀末以來當地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公共設施,包括行政辦公區、商業中心、醫院及學校等,橫穿該區域的法蘭西島有軌電車5號線於2013年建成運營[史 27];除歷史街區和洛謝爾街區外,兩個區域之間的區域尚未大規模建設,其中東側多為農業用地,中部則建有體育設施[2]。
相比法國同類型城市,儘管沒有自然條件的限制,但薩塞勒市鎮範圍內仍存在較為明顯的區域割裂,其中洛謝爾街區因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而集中了大批低收入人群,被法國內政部列為城郊結合整治區(ZFU)、城市優先整治區(ZUP)和城市敏感街區(ZUS)[2]。
-
薩塞勒城郊結合整治區
-
薩塞勒城市優先整治區
-
薩塞勒城市敏感街區
薩塞勒的城市規劃事務由當地的市政府負責[社 3]。2021年3月10日,當地市政府通過了區域城市規劃方案,為當地未來五年的城市建設提供了政策性指導[社 4]。而在市際統籌發展方面,薩塞勒所在的魯瓦西-法蘭西地區城市圈公共社區於2019年12月19日發布了「區域統籌發展綱要」(SCoT),對當地的住房、交通、環境及自然災害防治等領域進行了詳細的整理和規劃[社 5]。
交通

法國國道N16線經過薩塞勒境內,該公路薩塞勒城區路段已於20世紀60年代建成繞城過境線,並於2006年該編號為省道D316線。除此之外,還有多條瓦茲河谷省省道在薩塞勒境內交匯[2]。
2017年,61%的薩塞勒家庭擁有至少一輛的私人汽車[9]。2019年,薩塞勒境內共發生各類交通事故36起,造成54人受傷[9]。
薩塞勒的東西兩側分別為巴黎-里爾鐵路和埃皮奈-維勒塔訥斯-勒特雷波爾-梅爾斯鐵路,兩條鐵路在薩塞勒附近分別設有加日-薩塞勒站和薩塞勒-聖布里斯站,停靠法蘭西島大區快鐵D線和法蘭西島大區鐵路H線[2],兩條線路均可直達巴黎北站,列車運行時間分別為17和19分鐘[地 9][地 10],而快鐵D線還可以直達克雷伊、沙特雷、巴黎-里昂火車站、聖喬治新城等地,所需最短旅行時間分別為41、24、26和47分鐘[地 11]。
距離薩塞勒最近的長途汽車站、長途火車站和民用航空站分別為馬約門汽車站、巴黎北站和巴黎戴高樂機場,距離薩塞勒市中心的公路里程分別為26公里、22公里和21公里[2]。
薩塞勒是瓦茲河谷省東部交通網的組成部分,境內有多個公共交通系統下屬的線路[地 12],法蘭西島大區快鐵D線、法蘭西島列車H線、法蘭西島有軌電車5號線和五家運營商共十條公交線路經過薩塞勒[地 13]。
政治
薩塞勒的現任市長為帕特里克·哈達德先生(Patrick Haddad),他是社會黨的一名成員,在2020年的市政選舉中獲得了57.85%的支持率[10][社 6]。


在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法國國民陣線主席瑪麗娜·勒龐在薩塞勒獲得19.69%的支持率[社 7]。
在201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法國第25任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在薩塞勒獲得了78.81%的支持率[10]。
在2021年法國省級選舉的首輪投票中,薩塞勒市長兼瓦茲河谷省議員帕特里克·哈達德先生(Patrick Haddad)和代博拉·伊斯拉埃爾女士(Déborah Israël)在薩塞勒縣獲得了74.1%的支持率[社 8]。
在2021年法國大區選舉中,法國政治家朱利安·巴尤在薩塞勒獲得39.3%的支持率[社 9]。
人口
2018年,薩塞勒市鎮人口數量為58,811,在法國排名第98位。其中男性28,394人,女性30,417人,75歲及以上人口占4.5%,外籍人口數量為16,391人,人口密度為6,960人/平方公里,當地居民被稱為Sarcellois(男性)或Sarcelloises(女性)[7]。2019年,薩塞勒境內出生1,102人,死亡人口370人[7]。
經濟
薩塞勒是瓦茲河谷省東部的一個經濟中心,同時也是巴黎北部郊區的一個區域性的工商業中心,當地的經濟發展事務由多個機構協調負責,其中法國就業局在薩塞勒境內設有勞務辦公室,為當地居民提供創業及就業幫助[社 10]。
在第一產業方面,薩塞勒歷史上長期為一個農業村落,因葡萄酒種植園和木桶生產而聞名;直至20世紀50年代,薩塞勒依舊為巴黎北部一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此後,隨着當地城市化建設的發展,農業用地大規模縮減,至2017年,薩塞勒境內第一產業從業人數僅為8人,占總就業人數的0.1%,且相關企業的註冊地均不在薩塞勒境內[13]。
在第二產業方面,薩塞勒是一個區域性的工業中心,汽車、機械和食品加工是當地主要的工業部門。2017年,薩塞勒境內的工業及製造業相關從業人數為1,913人,占總就業人數的13.4%[13]。其中德國客車製造商EvoBus的法國工廠設於薩塞勒,2019年共有員工919人[社 11]。
在第三產業方面,薩塞勒境內設有多處商業購物中心,服務業是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而在行政方面,除副省政府外,薩塞勒境內還有多個醫療、教育、財政、通訊等機構。2017年,薩塞勒境內的第三產業相關從業人數為12,385,占總就業人數的86.6%[13]。
截至2021年3月,當地共有各類用人單位9,752家,平均歷史為11年,其中99.66%為中小型企業(PME)[社 12]。Evobus France(大型客車生產)、Faro(特種服裝銷售)及JCB Ile De France(建材銷售)是當地2019年營業額最高的三個企業,分別為815,579,582歐元、58,865,275歐元和49,723,475歐元[社 13]。
財政
2020年,薩塞勒的財政收入總額為102,767,000歐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761,000歐元;財政支出總額為96,269,000歐元,比上一年增加1,428,000歐元;當年的債務總額為86,787,200歐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621,700歐元[社 14]。2021年,薩塞勒共獲得44,958,134歐元的國家財政補助,比上一年增加了2.3%[社 15]。
2019年,薩塞勒的人均月收入總額為1,886歐元,比上一年增加了32歐元。其中高級職員為3,344歐元,低於法國平均水平(4,230歐元);中級職員為2,228歐元,低於法國平均水平(2,411歐元);普通職員為1,663歐元,亦低於法國平均水平(1,740歐元)[社 16];若以家庭作為單位,2019年,當地年收入低於一萬歐元的家庭共有11,502戶,占總數的35.3%,年收入超過十萬歐元的家庭則有155戶,占總數的0.48%[14]。在稅收方面,2019年,當地家庭應繳納稅的平均值為1,977歐元,低於法國平均水平(3,910歐元);當地30.2%的家庭擁有納稅資格,亦低於法國平均水平(49.8%)[14]。此外,2018年,薩塞勒境內的青壯年(15至64歲)失業率為22.1%,是法國平均水平(10.9%)的近兩倍[7]。
社會事務



薩塞勒屬於凡爾賽學區[社 17][社 18]。截止2020年1月1日,薩塞勒境內共有17所幼兒園、27所小學、12所初級中學和6所普通高中[社 19]。2018至2019學年度,薩塞勒境內共有在校中等教育階段學生7,699名[社 20]。
在高等教育方面,CY塞爾吉-巴黎大學在薩塞勒設有一所大學技術學院,共開設三個大學技術學士文憑和四個職業本科文憑專業[文 2]。
截止2020年1月1日,薩塞勒境內共有全科醫生48名、保健師46名、牙醫28名、護士70名、耳科醫生1名、眼科醫生4名、皮膚科醫生2名、助產士6名、兒科醫生10名和婦科醫生11名。境內共有藥房18家、養老院2家、殘疾人幫扶中心4家[15]。
北部巴黎人私立醫院是一家總部設於薩塞勒的綜合性私立醫療機構,開設有數十個科室,共設有床位236個[社 21]。
而在公共醫療管理方面,薩塞勒是「戈內斯中心醫院」(Centre Hospitalier de Gonesse)的服務範圍,後者是法國的一個區域性醫療機構,其主病區位於戈內斯市區,距離薩塞勒大約6公里,設有床位940個,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公立綜合性醫院[社 22]。戈內斯中心醫院在薩塞勒境內設有一處心理健康中心(CMP)[社 23]。
2018年,薩塞勒境內共有各類住房20,263套,比上一年增加了99套。按照房屋類型劃分,當地18%為獨立式居民區,主要分布於市區北部的薩塞勒老城;81.2%為集中式居民區,主要分布於市區南部的洛謝爾街區[2]。常住房屋占薩塞勒市鎮範圍內居民建築總量的93.2%[社 24],當地的社會保障性住房由瓦茲河谷省房管局(Val d’Oise Habitat)負責管理[社 25],其在薩塞勒設有一個分支機構[社 26]。
在住房保障政策方面,2017年,薩塞勒境內共有7,446戶家庭獲得了住房經濟補助,受益人數占總人口數量的12.7%,其中6,764份為房租補助[15]。
2019年,薩塞勒境內共有各類實體商鋪1,811家,其中餐廳229家、大型超市10家、雜貨店49家、麵包房39家、肉鋪22家、書店6家、裝飾品店7家、銀行門店12家、美容美髮店68家、汽車維修店75家[16]。市區中南部建有「我的地盤購物中心」(My Place)大型開放式商業街區,歐尚、利多超市、H&M、Foot Locker、JD Sports、布朗熱電器等連鎖商場以及麥當勞等餐飲機構入駐於此[2]。2017年10月,CGR電影城在薩塞勒開設了一家大型電影院[社 27]。
薩塞勒的環境事務由薩塞勒市政府以及其所處的城市圈公共社區共同負責,其中薩塞勒市政府自1970年創建「薩塞勒地區城市垃圾處理管理局」(SIGIDURS),其下屬的垃圾處理中心位於薩塞勒市區東北部,負責薩塞勒附近共59個市鎮的生活垃圾處理[社 28],2020年11月24日,該垃圾處理廠因火災而被迫關閉,當地的生活垃圾臨時轉至相鄰的其它垃圾廠進行處理[社 29]。在水環境方面,薩塞勒的生活直飲水由法蘭西島水管局(SEDIF)負責管理,而薩塞勒市政府則直接負責當地的污水處理事務[社 30]。
2019年,薩塞勒境內暫無污染企業[社 31]。距離薩塞勒最近的大氣環境監測點位於戈內斯境內,2015年測得的一氧化碳平均值分別為300µg/m³、二氧化氮濃度平均值為27µg/m³、顆粒物濃度平均值為19µg/m³[社 32]。距離薩塞勒最近的水環境監測點位於加日萊戈內斯境內,該地2014年測得的水體坤化物濃度為2µg/L、汞化物濃度為0.1µg/L、硝酸鹽濃度為2mg/L[社 33]。除此之外,因靠近巴黎戴高樂機場,薩塞勒亦被劃入噪音影響範圍,機場方面每年將對薩塞勒進行財政補貼[社 34]。
2019年,薩塞勒市鎮範圍內有1處派出所[16][社 35]。距離薩塞勒最近的國家憲兵隊位於埃庫昂境內,距離薩塞勒老城不到3公里[社 36]。距離薩塞勒最近的消防站則位於維利耶勒貝勒境內,後者也是瓦茲河谷省的四個消防總站(Centre de secours principal)之一,其西側與薩塞勒老城直接相鄰[社 37]。
2020年,薩塞勒附近共四個市鎮(薩塞勒、聖布里斯蘇福雷、維利耶勒貝勒、加日萊戈內斯)共發生各類案件8,239起,其中盜竊類案件3,792起,經濟類案件771起,毒品交易類案件638起[社 38]。
文化
2020年,薩塞勒境內共有2家劇場、1家電影院和1家音樂廳[17]。魯瓦西-法蘭西地區城市圈公共社區在薩塞勒洛謝爾街區建有安娜·朗菲斯市際多媒體中心(Médiathèque intercommunale Anna Langfus),工作日每周二至六向公眾開放[文 3]。
薩塞勒境內的歷史建築主要分布於北部老城,其中薩塞勒聖伯多祿和聖保羅教堂建於公元12世紀初,自1911年起被列入法國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文 4]。除此之外,薩塞勒的大部分建築建於近現代,其中洛謝爾街區整體建於20世紀50年代以後,多為高層建築[2]。
-
薩塞勒活動中心
-
市政廳門廊
-
傳統建築
-
洛謝爾街區一角
-
現代居民建築
-
建築外立面繪畫

薩塞勒自中世紀中期起為一個天主教總鐸區,後於1801年撤銷,現為天主教蓬圖瓦茲教區的一個堂區[文 5],聖伯多祿和聖保羅教堂是當地主要的天主教活動中心[文 6]。2004年,薩塞勒建成了使徒聖托馬教堂,後者是歐洲最大的加色丁禮天主教會教堂[文 7]。
薩塞勒也是法國重要的穆斯林聚集區。截至2021年3月,薩塞勒境內共有三處清真寺[文 8],其中薩塞勒大清真寺建於1986年,全名為「薩塞勒信仰聯合清真寺」(مسجد الإيمان والوحدة),是當地重要的伊斯蘭活動中心,該清真寺亦提供阿拉伯語及伊斯蘭教的相關課程[文 9]。

薩塞勒的旅遊事務由其市政府、瓦茲河谷省及法蘭西島大區共同負責。薩塞勒境內的聖伯多祿和聖保羅教堂是一處標誌性的歷史建築物,而位於市鎮範圍中部的萊普雷蘇拉維爾公園(Parc des Prés sous la ville)則是當地主要的休閒娛樂場所[2]。2020年,薩塞勒境內共有3家賓館共計226間房間[17]。
2020年,薩塞勒境內共有1家游泳池、7間體育館、3座綜合體育場、12處網球場、4處足球或橄欖球場以及1處籃球或排球場[17]。
薩塞勒市政府自1929年起創建「薩塞勒友誼體育聯盟」(Association Amicale et Sportive de Sarcelles),截至2021年3月已發展成為涵蓋了包括足球、籃球、拳擊、游泳等20個體育項目團隊的綜合性體育聯盟[文 10]。該聯盟下屬的足球俱樂部包含了不同年齡段及性別的共計41支隊伍[文 11],其中男子隊在2020至2021賽季參加法蘭西島大區足球聯賽[文 12]。

法國主要的媒體均可在薩塞勒接收,法國電視三台下屬的法蘭西島大區頻道在部分時段播出薩塞勒所屬區域的地方新聞[社 39]。《瓦茲河谷省小報》是瓦茲河谷省的一個省級周刊,該刊物設有薩塞勒專欄[文 15]。在現代社交媒體方面,薩塞勒市政府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網站上均建有官方賬號。
多部電影在薩塞勒取景,其中1959年拍攝的《草原之路》和1963年拍攝的《地下戀情》當中出現了薩塞勒洛謝爾街區建設的鏡頭,而1977年拍攝的《魯瓦西之前的最後出口》則描述了洛謝爾街區的「sarcellite」城市問題[文 16]。
薩塞勒也是巴黎北部重要的說唱文化活動聚集區之一,法國說唱歌手斯托米·巴格西長期生活於薩塞勒,其多部作品與當地的生活有關。2016年MRC的作品《沒有戰爭的和平》(Paix sans guerre)和2017年麥地那的作品《大巴黎》(Grand Paris)均有多個鏡頭取景於薩塞勒[文 17]。
相關人物
法國醫生愛德華·皮雄、作家歐仁·康瑟利耶、歌手梅爾旺·里姆、籃球運動員雷蒙·奧夫內、擊劍運動員弗雷德里克·德爾普拉、橄欖球運動員拉巴·斯利馬尼、羽毛球女運動員德爾菲娜·德爾呂、阿爾及利亞足球運動員利雅德·馬赫雷斯和法國籍足球運動員維薩姆·本耶德爾、尤努斯·桑卡雷、迪米特里·富爾基耶、詹姆斯·萊亞·西利基、勒尼·潘托爾出生於薩塞勒。
友好城市
參考資料
- INSEE. Dossier complet - Commune de Sarcelles (95585). insee.fr. [202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8) (法語).
- ville de Sarcelles (編). Histoire de Sarcelles. sarcelles.fr. [202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法語).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