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董傳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董傳策(1530年—1579年),字原漢、元漢[1],號幼海,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生平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科應天府鄉試第五十八名舉人,二十九年(1550年)聯登庚戌科三甲進士,授南京太常寺博士,遷刑部四川司主事。嘉靖三十七年(1559年)上疏彈劾嚴嵩。疏入,下詔獄。謫戍南寧。
明穆宗即位,召復原職,升任郎中。隆慶二年(1568年)擔任太僕寺卿[2]。隆慶五年累遷南京大理卿[3],進南京工部右侍郎[4]。萬曆元年就改南京禮部右侍郎[4]。言官劾董傳策受賄,被罷免歸鄉[5]。萬曆七年夏五月因壓迫家奴,被家奴所害,年五十。
著作
著有《奏疏輯略》、《奇游漫記》二卷、《採薇集》十四卷、《幽貞集》十一卷、《蘧塵稿》七卷、《巴歙稿》七卷、《霸繩》二卷、《中述》二卷、《憶遠遊》一篇、《述史》二十篇、《景獻》三十篇。
家族
髙祖董綸,監察御史。曾祖董懌,號守菴,磁綿二知州,進階奉議大夫。祖父董繼芳。父董體仁,歲貢生。母宋氏。具慶下。兄傳性、傳謨、傳教、傳詩、傳典。弟傳章、傳科、傳史、傳奇、傳聲、傳習、傳一。
延伸閱讀
- 徐階《嘉議大夫南京禮部右侍郎幼海董公墓志銘》
[編]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