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董長潘故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董長潘故居,又名董長藩故居、董氏大佬名宅,系清朝武舉解元董長潘(或稱董長藩)的住所,是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下硯村的一個清代古建築,因出身此宅的董氏三兄弟皆中武舉而在當地名望甚高。2010年11月入選第八批霞浦縣文物保護單位。該住宅同時也是福建省文物局公布的「涉台文物」之一。[1][2]
歷史背景
董氏古宅原為農民人家的住宅,始建年代已無從考證。道光年間,出身於此宅的董長潘、董長洲、董長洪三兄弟先後中武舉,使得該宅在當地一舉出名。董長潘後任福建中營參將中軍守備,後調任台灣噶瑪蘭(今宜蘭縣)署堂守備,在擢升興化府正四品都司後,因平定吳磋的叛亂而積勞成疾未能赴任,病逝於噶瑪蘭廳。同中舉人的兩位董氏族人也先後在清政府中任職[3]。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該故居入選福建省涉台文物,類型為法緣[2],2010年,霞浦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八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
建築
董長潘故居始建於清代,坐北朝南,通面寬10.8米,通進深21米,建築面積450平方米,由大門、前天井、廊廡、大廳、後天井和倉樓組成,大廳面闊3間、進深6柱,為硬山頂抬梁式木構架,門口牆上鑲嵌有林則徐所書寫的「福」字(也是霞浦縣內唯一與林則徐有關的文物)[4]。建築內藏有道光帝所下的3道聖旨[5],其中2道為五彩聖旨(另有1道五彩聖旨已毀),1道為白色聖旨。建築後則建有董氏祠堂,祠前立有兄弟登科的石坊與4對石旗杆,祠內有清廷御賜匾額「節孝可風」「解元」等。[3]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