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庫什·布揚-巴德爾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蒙庫什·布揚-巴德爾戈(圖瓦語:Моңгуш Буян-Бадыргы,俄語:Монгуш Буян-Бадыргы;1892年4月25日-1932年3月22日)是圖瓦政治家和國家領導人。出生後被一位諾彥(酋長)收養,1907至1909年間繼承養父成為部落首領。在圖瓦地區從中國管轄轉變為俄羅斯保護國(即烏梁海邊疆區)的過程中,他擔任所屬kozhuun(行政區劃)的諾彥。作為該保護區的核心人物,他於1921年主持全圖瓦立憲會議,推動建立獨立國家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後更名為圖瓦人民共和國)。
作為執政黨圖瓦人民革命黨(TPRP)的領導人物,布揚-巴德爾戈於1921年成為新國家的國家元首。1922年卸任後,他相繼擔任政府首腦、TPRP總書記等要職。憑藉出色的外交才能,他主導與周邊國家就各項議題的談判,成功促使蘇聯和蒙古正式承認圖瓦主權。
然而1920年代末,布揚-巴德爾戈等圖瓦高層推廣佛教的舉措引發史達林不滿。1929年蘇聯支持下,部分圖瓦青年發動政變推翻政府,導致布揚-巴德爾戈等人被捕,他更於1932年未經審判遭處決。後世圖瓦人將他視為民族英雄,不僅為其建立多座紀念碑,更以他命名圖瓦共和國第二高等級榮譽勳章。
Remove ads
早年生涯
布揚-巴德爾戈1892年4月25日出生於巴倫-赫姆奇克kozhuun(行政區劃)的阿揚加蒂,靠近奧瓦雷格-赫姆奇格什河。[1]出身貧困的阿拉特牧民家庭,[2]父親蒙庫什·諾姆楚格以放牧為生。[3][4]嬰兒時期經父母同意,[5]他被統治圖瓦三分之一領土的赫姆奇克kozhuun諾彥海迪普·烏格爾-達收養。[6][4]關於收養過程流傳多種傳說:[2]其一稱海迪普夢見帳篷附近將誕生註定成為國家領袖的男孩;另一說法則描述布揚-巴德爾戈出生當日,海迪普「通過閱讀聖書得知有位命運非凡的男嬰降生」。[2]他最終以綠茶和數頭牲畜「交換」[a]獲得這個孩子。[2]由於膝下無子,海迪普將他培養為諾彥繼承人,[4]使其在優渥環境中成長。[4]
養父高度重視布揚-巴德爾戈的教育。[7]他自幼展現過人智慧,[6][8]以「敏銳思維、高度自尊、優雅舉止與善於理性妥協」著稱。[9]根據蒙庫什·克寧-洛普桑的記載,養父聘請多位語言專家教授他藏語和蒙古語(五歲啟蒙並迅速精通),[6][7]還使其掌握梵語、俄語及漢語,並研習歷史、占星學、醫學等領域。[1][7]作為佛教徒,他拜喇嘛奧斯卡爾·烏爾朱特為師。[10]
Remove ads
諾彥時期與獨立前的圖瓦
養父海迪普以「高尚品格、淵博學識與治世才能」聞名,尊號「烏格爾-達」意為「神聖推動者」。[10]經歷日俄戰爭後,海迪普對俄羅斯人產生敵意。[10]1907至1909年間,[b]他應邀赴烏辛斯克與俄方談判,疑似遭下毒。[10]離開時飲用不明飲料後,據目擊者描述「他的白牙因怪病變黑」,不久便去世。[4]驗屍喇嘛達林·舒魯宣布他死於中毒。[4]
養父逝世後,布揚-巴德爾戈繼承「公」爵位成為新任諾彥,[7][10]時年15至17歲[c]便在烏里雅蘇台正式就職。[6]他成為圖瓦權力第二大的領袖(僅次於全境統治者安班-諾彥),管轄赫姆奇克kozhuun地區[d]。[6]俄羅斯研究者V.羅傑維奇記載:「已故王公(海迪普)的親屬(布揚-巴德爾戈)...在烏里雅蘇台被任命為赫姆奇克王公。他對俄羅斯人的政策尚不明確,但開始嚴厲統治屬下的赫姆奇克索約特人[e]...新王公僅獲授赫姆奇克kozhuun,貝子公國未納入其管轄。」[6]霍瓦雷格指出,當代牧民與kozhuun官員的回憶將其描述為「開明、睿智、體察民情,堅持依法依俗治世。他具備其他諾彥罕見的特質:包容、求知若渴、尊重專業人士」。[7]
儘管年輕,布揚-巴德爾戈展現出「天生的外交家素質:機智、自信、靈活且善於妥協」。[10]執政初期延續養父政策,維持與中國的友好關係,[11]被視為「普遍親中反俄」。[12]他試圖中止對俄貿易,並組建兩千人的軍隊保護中國商埠。[6]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後,圖瓦歸屬問題浮現。[13]年末各kozhuun統治者召開大會,[13]與會者對圖瓦前途意見分歧:安班-諾彥主張併入俄羅斯,強調俄商帶來必需品,反觀中國商人「未供應民生商品」導致圖瓦人貧困。[6]
总结
视角
雖然布揚-巴德爾戈直至1911年底仍支持中國,但隨著清朝覆滅與外蒙古獨立,其立場顯著轉變。[12]他轉而倡議圖瓦併入蒙古,[14]大會最終宣布成立獨立的烏梁海共和國。[12]部分kozhuun領袖隨後請求加入蒙古,[15]但面對新中國政府試圖收回圖瓦與蒙古,多數圖瓦領袖(包括布揚-巴德爾戈[16])決定尋求俄羅斯保護。[17]1913年10月26日,布揚-巴德爾戈致信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
約三百年前(1616年),首位俄羅斯沙皇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在位時,我們的祖先——游牧於赫姆奇克河流域的部族——通過首位俄羅斯使者瓦西里·秋梅涅茨向俄羅斯宣誓效忠。如今滿清王朝覆滅,蒙古宣告獨立,我與所屬kozhuun失去庇護。由於人口稀少,烏梁海人仍無力自立。經慎重長久商議,我與僧俗官員及全體民眾一致懇請偉大的查干汗(白色可汗)接納整個kozhuun,置於至高無上的皇權庇護之下...[16]
信中他還要求保留圖瓦頭銜、階級與職位,俄方不得干預佛教事務並免除圖瓦人兵役。[16]這些條件獲准後,1914年4月17日烏梁海邊疆區正式成為俄羅斯保護國。[16]新保護區劃分七個kozhuun,由烏赫里德統治,最高長官為安班-諾彥;另設專員(實質代表俄國內政部,負責安置俄羅斯移民)。[17]至1917年,約1.2萬俄羅斯人遷入圖瓦,多數定居新行政中心別洛查爾斯克(今克孜勒)。[16][17]該城建設計劃由布揚-巴德爾戈協調制定。[6]
儘管成為保護國,部分圖瓦精英仍親蒙或親華,且蒙中兩國未放棄對該地區的主權主張,持續施加影響。[17]俄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邊疆區精英對俄疑慮加深,親華派勢力增強。[17]二月革命後,臨時政府維持保護國地位,1917年8月在西伯利亞設立地方改組政府。[17]然而沙皇統治短暫,1918年3月蘇維埃接管該地區,[18]隨即推行激進的財產再分配政策,沒收俄羅斯富商資產與牲畜。[18]
此舉引發精英階層反抗,他們引入蒙中軍隊與外交人員,強化與兩國的政治經濟聯繫。[18]蒙中軍隊進駐可能引發與當地紅軍衝突,但鄂木斯克西伯利亞臨時政府通過談判促使兩國撤軍。[18]反蘇行動成功後,1918年7月當地蘇維埃政府垮台,由彼得·沃洛戈茨基領導的臨時政府接管。[19]期間布揚-巴德爾戈深化與中國關係,[14]並作為主要談判代表與臨時政府商討地區未來。[14]雖然多數圖瓦政教精英希望併入蒙古,他開始主張圖瓦獨立與民族自決權,[14]組織酋長會議起草未來獨立國家的憲法。[10]
1918年夏舉行的烏梁海邊疆區俄羅斯人大會決議建立蘇維埃政權,承認圖瓦人建立民族國家的權利。[20]俄國內戰期間的多次衝突延遲了烏梁海獨立進程。[19]1918年秋中國軍隊佔領該地區南部與西部,[19]蒙古軍隊隨後控制更多南部領土。[19]1919年初圖瓦官員發動反俄暴動驅逐臨時政府,[21]使蒙中加強控制。但1921年蘇聯擊敗反對派白軍領袖亞歷山大·高爾察克後,驅逐蒙中勢力全面接管該地區。[22]
Remove ads
圖瓦人民共和國時期
1921年6月,布揚-巴德爾戈代表兩個kozhuun與西伯利亞革命委員會代表I·G·薩菲亞諾夫率領的俄羅斯代表團會晤,[6]討論圖瓦獨立問題。他聲明:
地區獨立問題是長期存在的痛點...烏梁海人多年爭取解放,但因弱小始終未能完全擺壓迫。當前時刻,烏梁海人感受到蘇維埃俄羅斯政府的強力保護,民族自決的條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利。[6]
會談促成1921年8月召開決定圖瓦未來的會議。[23]8月13日至16日舉行的全圖瓦立憲會議被稱為「圖瓦民族史上最具里程碑意義的事件」,[24]與會者包括九個kozhuun中的七個代表(共63人)、17名俄羅斯代表(含薩菲亞諾夫)、3名蒙古代表及1名共產國際遠東秘書處代表。[24]布揚-巴德爾戈被公認為圖瓦統治者中「最具威望與學識者」,當選會議主席。[6][24]會議宣布成立獨立的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TRPR),宣告這是「自由人民的自由國家,內政不受任何外力干涉」。[24]效法蘇聯,唐努圖瓦成為共產主義政權,當時全球僅三個此類國家。[25]
霍瓦雷格指出,布揚-巴德爾戈在會議中展現「審慎、周到、適度民主的政治家形象」,是「獨立自主圖瓦的堅定支持者」。[24]因其主導會議的貢獻,他被視為圖瓦國家奠基人之一。[23]會議還制定首部憲法,[24]他主張「需與傳統法律保持某種連續性」。[24]最具爭議的條款是俄方要求廢除刑求,他最初反對但最終接受。[26]他還推動憲法確立公民平等權,《Tuva.Asia》評價此為「巨大成就——直接從封建制度躍入民主規範社會」。[26]
Remove ads
唐努圖瓦建國後,成立由各kozhuun代表組成的中央總委員會政府,[23]布揚-巴德爾戈在I·G·薩菲亞諾夫建議下出任委員會主席。[23]自1921年8月16日起,他成為圖瓦國家元首並行使政府首腦職權,[23][11]同時是執政黨圖瓦人民革命黨(TPRP)領導人之一。[23][25][27]
獨立後的唐努圖瓦與蘇聯保持密切關係。[10]《二十世紀圖瓦民族政治史》指出,布揚-巴德爾戈是「少數在共和國初期積極維護年輕國家主權的圖瓦政治家」。[27]他擔任國家元首至1922年2月,[11]同年轉任部長會議(內閣)副主席並出席TPRP中央委員會會議。[28]他參與創建的TPRP於1922年解散,1923年5月25日重組後他重新入黨,[23]並參與制定1923年新憲法。[10]
1923年9月20日,布揚-巴德爾戈出席在克孜勒召開的第一屆大呼拉爾(人民代表大會),[29]會議將國家重新劃分為六個kozhuun,[29]廢除封建頭銜、建立財政體系與預算制度並開徵稅收。[29]新內閣成立後,他出任部長會議主席(相當於總理),[23][11]內閣成員包括副主席丹津-奧爾、司法部長奧雲·索杜南-巴爾奇爾、外交部長索揚·奧魯伊古、財政部長赫爾特克·阿南迪與內政部長丹濟林。[23]除部長會議主席外,他還兼任外交部長。[6]
1924年7月至8月,布揚-巴德爾戈主持圖瓦、俄羅斯與蒙古三方會議,[28][9]解決赫姆奇克kozhuun武裝衝突,駁回兩名圖瓦領袖提出的併入蒙古議案。[28]他堅決主張維持獨立,會議後蘇聯正式承認唐努圖瓦主權,[28]1925年與蘇聯建交,1926年獲蒙古承認。[10][30]1924年9月,他參與制定新憲法,[9]在第二屆大呼拉爾通過,宣告國家沿非資本主義路線發展,確立TPRP為唯一政黨及共產國際圖瓦分部。[20]
此時布揚-巴德爾戈被視為「處於政治生涯巔峰」,V·A·杜布羅夫斯基評價道:「憑藉天賦、教養、智慧與遠見...他在圖瓦人、俄羅斯人與蒙古人中享有當之無愧的威望」。[31]他被譽為「人民利益的嫻熟捍衛者」與傑出外交家。[30]1925年10月,TPRP設立政治局與總書記職位,他當選首任總書記。[32]12月他推動成立TPRP青年團(數年前即支持此構想),並在革命青年聯盟全圖瓦大會致辭。[6][32]他獲授榮譽革命青年成員稱號並進入青年團中央委員會。[32]

布揚-巴德爾戈參與制定1926年憲法,[31]國名改為圖瓦人民共和國(TPR),並確立首面正式國旗與國徽。[20]1926年連任總書記後,他於1927年9月辭職。[f]儘管卸任,共產國際代表S·A·納措夫仍提名他連任,聲明:「布揚-巴德爾戈同志在黨的領導崗位上為黨的發展貢獻卓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建立了與共產國際的聯繫,使黨成為農民國際成員。這些成就是誰的功勞?全屬布揚-巴德爾戈同志一人。」[6]1926年11月他出任財政部長,任內於1927年8月與俄方簽署黃金勘探開採合約。[31]1928至1929年間擔任小呼拉爾秘書,同時主管圖瓦安全部門調查局。[6]
1920年代,布揚-巴德爾戈積極參與立法,[11]主持法律委員會並起草婚姻家庭法。[8][33]蘇聯外交官A·G·斯塔爾科夫將他對圖瓦的影響比作列寧對俄羅斯的貢獻,S·A·納措夫稱其為蒙古、中國等多國熟知的「著名人物」。[23]1926年造訪圖瓦的俄羅斯民族學家M·G·萊文評價:「他的裝束、舉止與睿智面容在眾人中脫穎而出。布揚-巴德爾戈曾是王公,如今是國家實際領導人,也是這個年輕成長中社群的領袖。」[23]
Remove ads
1929年政變與處決
布揚-巴德爾戈堅定支持佛教,多次出席全圖瓦喇嘛大會。[8][33]1920年代中後期,圖瓦政府首腦東杜克·庫拉爾試圖建立佛教神權政治,此舉激怒蘇聯領導人史達林。[25]政治分歧由此加劇:「右派」(包括布揚-巴德爾戈等「前王公、高級官員、喇嘛與富裕圖瓦人」)與蘇聯支持的「左派」(反對這些傳統精英)。[34]左派主張清除TPRP中的「異己分子」,對庫拉爾與布揚-巴德爾戈等人的立場表示「不滿」。[34]
布揚-巴德爾戈曾派遣多名圖瓦青年赴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深造,[35]這些受蘇聯影響的青年於1929年發動政變,薩爾恰克·托卡等人掌權後推行蘇聯化政策。[25][35]布揚-巴德爾戈被罷黜、開除黨籍並強制遷至其他kozhuun。[23][36]
1930年3月赫姆奇克kozhuun爆發武裝叛亂,被認為是「前貴族與佛教僧侶為抹黑新政府所策動」。[36]事後布揚-巴德爾戈未經調查即遭逮捕,罪名是策劃此次叛亂及1924年另一起事件。[6]他在克孜勒獄中羈押兩年,[4]期間創作九首以「哀愁」為題的輓歌。[35]他悲嘆親手培養的青年背叛自己,在詩中寫道「我教導的人成了猛虎」。[10]最後一首詩預見自己將被處決,寫下「我名的哀愁」,但堅信「揭露謊言的日子終將到來...那時世人會頌揚我的正直」。[11][35]
1932年,TPRP政治局宣布布揚-巴德爾戈為「人民公敵」,指控其參與「反革命匪幫活動」。[10][37]3月22日,39歲的他未經審判即遭槍決,[23]東杜克·庫拉爾等多名前圖瓦領導人同期遇害。[36]
Remove ads
個人生活與歷史評價

布揚-巴德爾戈已婚但無親生子女,[35]收養三名孩童[35](包括取名登比凱的友人女兒)。[9]全家居住於上查丹寺附近的河畔。[31]養子女後裔至今仍居圖瓦。[37]
圖瓦人民共和國最終於1944年併入蘇聯。[25]蘇聯時期史學家常貶抑布揚-巴德爾戈,但蘇聯解體後他成為地區英雄,被尊為「真正的民主主義者與人民利益守護者」。[10][38]1994年獲部分平反,2007年完全恢復名譽。[10]
圖瓦多條街道與博物館以他命名。[10]蒙庫什·克寧-洛普桑2000年出版兩卷本傳記《布揚-巴德爾戈》。[39]2007年謝爾蓋·巴德拉根據該書創作三幕歌劇首演。[40]2012年,[37]圖瓦政府設立「布揚-巴德爾戈勳章」作為地區第二高榮譽(僅次於共和國勳章),首位獲勳者為克寧-洛普桑。[41]2014年9月,首座布揚-巴德爾戈紀念碑在首都克孜勒落成,2015年再立第二座。[10][42]他的名字載入國家級文獻《二十世紀圖瓦榮譽人物》,此榮譽相當於獲授圖瓦最高勳章「共和國勳章」。[43]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