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閃亮女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藍寶石》(英語:The Sapphires)是在2012年由澳大利亞坎城製作,甲上公司出品的一部音樂劇形式的喜劇電影,基於2004年同名舞台劇的真實故事。[4]這部影片由韋恩·布萊爾執導,基思·湯姆森和托尼·布瑞格編寫,後者寫了同名舞台劇。

事实速览 藍寶石The Sapphires, 基本資料 ...

這部電影是關於四個澳大利亞原住民女孩的故事。一位星探(克里斯·奧多德飾)發現了蓋爾(德波拉·梅爾曼飾)、茱麗(傑西卡·麥爾白飾)、凱(莎麗·瑟本飾)和辛西婭(米蘭達·泰瑟飾)這四個女孩並組成了一個名叫「藍寶石」的樂隊。她們在1968年去越南為參加戰爭的軍隊唱歌。影片於2010年由藍寶石樂隊的四位扮演者開始拍攝,取景地點貫穿了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並在2011年8、9月間前往越南拍攝部份畫面。

2012年5月19日《藍寶石》這部影片在戛納電視節的非競賽單元上進行了全球首映,於同年9月在澳大利亞發行,並於2013年3月22日在美國限量發行。

Remove ads

電影情節

在1968年的澳大利亞,蓋爾和辛西婭進城參加才藝競賽,而她們的妹妹茱麗因為有一個年幼的孩子而被禁止參加比賽,直到她賄賂了隔壁鄰居帶她進城。愛爾蘭籍人才發掘者也就是酒鬼戴夫·洛夫萊斯因上班遲到被老闆責罵,儘管他睡在離上班地點很近的自己的車上。在女孩們輸了比賽之後,戴夫把蓋爾的吉它還給了她。當戴夫正要離開時,茱麗給了他一張紙條,上面寫着「因為越南戰爭,軍隊需要歌手。」很快,戴夫打了幾個電話,並說在墨爾本有一個場地願意接受她們的試鏡。回到家之後,蓋爾、辛西婭和茱麗的母親告訴戴夫他能帶除了茱麗的女孩們走,但是茱麗的父親告訴他不用擔心茱麗。

經過與祖母商量之後,他們與堂妹凱見面,她已經在墨爾本生活十年了。凱一開始並沒有答應加入她們的隊伍,但之後她改變主意,並與他們在叔叔家見面。經過了數天的舞步訓練後,她們幾乎已經準備好了,直到茱麗把辛西婭未婚夫的信給了辛西婭,信中表明他要取消婚禮。除此之外,她們的試唱很順利。

凱在看到了辛西婭的定婚戒指後,給隊伍取了名字——藍寶石。藍寶石樂隊很受群眾歡迎,但她們之間的內鬥幾乎要讓隊伍崩解。蓋爾在樂隊中是個爭強好勝的隊長。凱因具有較淺的膚色而易於融入白人文化,並因此深受多種族認同問題而困擾。茱麗是樂隊中歌唱得最好的,並很可能由此開始她的歌唱事業。戴夫和蓋爾相愛了,但是戴夫魯莽的行為和個人的秘密使得蓋爾的耐心消磨待盡。

當藍寶石樂隊進行另一個演出時,辛西婭因與一些男人喝酒而被禁止再唱歌。之後,戴夫和蓋爾談論之前戴夫給她的一封信,並告訴她打開那封信。當戴夫準備親吻蓋爾時,他們陷入一場戰鬥當中,戴夫在混戰中受傷並失蹤。回到家裡,蓋爾讀了戴夫給她的信才知道他準備向她求婚,但她一時仍無法決定。這四個女孩聯手合作,並完成了她們的巡演。戴夫在戰火中存活下來,並與蓋爾在越南的一所醫院重逢。藍寶石樂隊返回了澳大利亞,戴夫和蓋爾向家人宣布他們要結婚的消息。藍寶石樂隊在家中的院子給家人和朋友進行了一次歡樂的表演。

Remove ads

演員陣容

  • 克里斯·奧多德飾戴夫·洛夫萊斯
  • 德波拉·梅爾曼飾蓋爾·麥克雷
    • 塔她卡·隆斯波洛飾年輕的蓋爾
  • 傑西卡·麥爾白飾茱麗·麥克雷
    • 麥婭·馬登飾年輕的茱麗
  • 莎麗·瑟本飾凱·麥克雷
    • 妮歐卡·布倫南飾年輕的凱
  • 米蘭達·泰瑟飾辛西婭·麥克雷
    • 阿瓦·珍·米勒-波特飾年輕的辛西婭
  • 陶里·凱樂斯飾羅比
  • 唐·貝茨飾邁倫·里奇
  • 艾卡·達維爾飾亨都
  • 凱利·貝林飾傑拉汀
  • 塔米·艾德爾森飾伊夫林
  • 小喬治·弗賴爾飾塞爾溫
  • 科比·默里飾巴比·哈特利
  • 亨特·佩奇洛沙爾飾史蒂夫·凱恩
  • 梅恩·懷亞特飾吉米·米德爾頓
    • 卡林·布里格斯飾年輕的吉米
  • 茱迪思·露西飾默爾
  • 安尼特·霍德森飾諾埃爾
  • 湯姆·懷特斯徹飾年輕的湯米
  • 喬治·里亞飾格妮斯
  • 里斯·馬爾登飾愛德叔叔

真實事件

在1960年代確實有一個全由澳大利亞原民女性組成的一個名叫藍寶石的樂隊,然而實際上只有三個團員,分別是勞爾·羅賓遜(編劇托尼·布瑞格的母親)、貝弗莉·布瑞格和內奧米·邁爾斯。她們在酒店、酒館、卡芭萊餐館、俱樂部、聚會、軍隊營房和墨爾本周邊大學進行表演。[5][6]當她們被邀請去越南為軍隊表演的時候,因為布瑞格和邁爾斯反對戰爭,她們拒絕了,所以羅賓遜讓她的姐姐洛伊斯·皮勒加入樂隊。在越南,羅賓遜和皮勒為一個她們曾在墨爾本一起表演過的新西蘭毛利人樂團擔任合聲歌手[7]這個毛利人樂團同時為她們介紹靈魂樂。由克里斯·奧多雷所飾演戴夫·洛夫萊斯的角色並不存在。[7]導演韋恩·布萊爾談到創作洛夫萊斯的角色的時候說到:「那是我們走的有點『亞果』路線」。[8]托尼·布瑞格在2004年《世紀報》的一次訪問中提到:「發現作為一個編劇增加一些角色是一種釋放,因為那會使這個故事的走向更加豐富。」[4]

出品

基於托尼·布瑞格2004年的同名舞台劇上,這部電影於2010年6月首次宣布拍攝。這部戲的劇本是布瑞格和基思·湯普森共同完成的。電影的拍攝主要在新南威爾士州奧爾伯里(及其周邊的城市如克洛瓦豪拉克凱恩、漢提莫爾文)完成,在2011年8月和9月間其他的拍攝地點在溫莎卡姆登夏山新鎮以及萊卡特的運河路工作室。[9][10][11]剩餘影片有限的拍攝是在越南進行[11]

演員

Thumb
在2004年的原舞台劇中扮演辛西婭·麥克雷的德波拉·梅爾曼在電影中飾演蓋爾·麥克雷

在2010年2月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為《藍寶石》公開招募演員:澳大利亞坎城影視電影製片廠正在尋找「年齡在16到28歲的四名年輕原住民女性來扮演片名唱歌隊伍中的四名成員。」[12]試鏡作業中包含上傳試唱磁帶到招募演員的網站,截止日期為2010年7月31日。[12]澳大利亞歌手凱西·多諾萬曾在2010年音樂版擔任辛西婭·麥克雷,並為本片此角色試唱,但並未成功;而該角色則被新人米蘭達·泰瑟奪得[13]。在2004同名舞台劇中扮演辛西婭的德波拉·梅爾曼在影片中飾演了蓋爾·麥克雷。傑西卡·麥爾白加了入電影中並將飾演蓋爾的姐姐茱麗[14][15][16]。在2011年8月份,此電影正式宣布了劇中所有的演員角色,而另一個新人莎麗·瑟本將扮演凱·麥克雷[14][17]克里斯·奧多德是後來加入的,將飾演發現藍寶石樂隊的戴夫一角[18]

Remove ads

電影配樂

原版電影配樂在2012年7月27日由索尼音樂首發[19]。由傑西卡·麥爾白傑德·麥克雷盧·班尼特、胡尼安塔·狄朋斯和達倫·珀西瓦爾合作完成,麥爾白唱了十六首歌首中的十首[20]。原聲大碟叫《Gotcha》,由麥爾白、伊蘭·柯爾東和路易斯·司庫爾共同創作並於7月13日發布了其單曲[21][22][23]。在發布兩個星期後,《藍寶石》電影配樂分別在澳大利亞唱片業協會一般專輯排行榜和本地專輯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發行

這部電影在2012年戛納電影節上進行了全球首映禮,並於午夜進入了非審查競賽單元。[24]在首映禮結束時,參加的觀眾給予了此電影的演員和工作人員長達十分鐘的起立鼓掌。[25][26][27]這部電影在同年8月2日的墨爾本國際電影節上首次公演,並於8月9日由霍普斯寇奇電影公司發行在電影院上映。[28][29]在英國、愛爾蘭和加拿大的發行工作由娛樂第一線負責,同時路索門多英語ZON Lusomundo、戴爾發那(Diaphana)和列夫(Lev)電影公司會分別負責影片在葡萄牙、法國和以色列的上映。溫斯坦公司買了此部影片在美國和其他國家上映的版權。

回響

票房

在澳大利亞,此影片是在電影首映周末票房中收入最高的電影,共計從275家影院[2]中獲得2,320,000澳元。據News.com.au報道,此部影片是繼《破曉開戰英語Tomorrow, When the War Began (film)》之後首映周末票房最高的影片,該片於2010年首映總計收入為3,860,000澳元。到2012年10月31日為止,本片在澳大利亞的總票房為14,215,596澳元。

這部電影的公映在國際市場上遠不如在澳大利亞成功,國際市場所有票房總和大約只有五百萬澳元,而相形之下澳大利亞本地卻有一千四百萬澳元的成績[3]

在法國,此部影片並未能進入前十名。本部電影在上映第一周僅得第13名,在162個放映廳僅有35,786觀看人次(前五日為25,847觀看人次)[30]。在法國電影票房網站上,它被描述為「失敗品」。[31]在僅次於澳大利亞的首要英語市場上——英國——此影片排名第7,票房少於澳大利亞首周上映的25%。這部電影在英國上映僅5周之後就退幕了,總計票房收入為680,643英磅——相當於大概1百萬澳元。英國總票房成績僅占澳大利亞總票房成績的十四分之一。[32]此片在美國的上映僅在第一周進入排名前二十(第19名,從2013年4月5日至7日),並以少於二百五十萬的成績收官。在德國和荷蘭的票房成績少於100萬[33]

重要評論

《藍寶石》這部電影在戛納電視節受到了一致好評,被稱為澳大利亞版的《夢幻女郎》(2006年),是另一部基於60年代女孩組合的電影。[34][35]爛番茄網站在收到127個評論的基礎上,給了本片92%的分數。他們的平均分數是以6.9/10來計算的。[36]邁爾可瑞克評分榜(Metacritic)在收到30個評論的基礎上給了本影片「普遍積極」和67%的分數。[37]

來自《綜藝》的蓋伊·洛奇稱克里斯·奧多德的表演是一個「充滿笨拙的溫暖和躁狂的表現能量......使整個演出富有彈性,即使當電影劇本本身失去活力的時候。」[38]國際屏幕》的馬克·亞當說奧多德的表演是「越來越充滿屏幕魅力」,他「使得這部電影鋒利,自然並且不時迸發出大笑時刻。」[39]來自IndieWire的艾里克·柯恩給了影片一個C-,並認為此影片「屬於百老匯,並非大屏幕」。[40]

來自《衛報》的亨利·巴內斯在五顆星的基礎上給了本片三顆星,並稱它為「甜蜜又無聲的早期爵士樂。」[41]《Rope of Silicion》的布拉德·布雷韋特給了一個B-,並總結說「本影片有好的音樂、好的表演並搞笑,應該在一些地區反映很好」。[42]

來自《每日電訊報》的羅比·科林稱本片為「平凡的澳大利亞喜劇」並給出三顆星,稱它為「簡單」但讚揚每一個有克里斯·奧多德出現的場景。[43]來自《電影思想》(Thoughts On Film)的羅斯·米爾也給本片打三顆星,並稱「也許它並沒有打破任何常規則電影的形式或在你並沒有想到的地方結束,但是觀看的時候很愉快。」[44]

來自澳大利亞特別節目廣播事業局(SBS)的菲奧娜·威廉姆斯授予這部電影三顆半星(在五顆星基礎上),並評論說:「有太多的愛、很多喜歡的元素……和足夠的音樂數量來彌補有問題的零碎片斷。」[45]

Remove ads

家庭媒體

美國發行的DVD版本由於DVD的封面設計引起了爭議。封面插圖把克里斯·奧多德放在前面,四名女性明星出現在背景,並塗以藍色作為整體基調。這種作法被描述為性別和種族雙重歧視。奧多德稱「這種行為是欠思考的、感覺遲鈍的並與這部電影主題背道而馳。」[46][47][48][49]錨灣娛樂(Anchor Bay)表示對「無意引起憤怒」的行為後悔,並稱再進一步定貨時會考慮採用不同的插圖。[45]

獎項和提名

更多信息 典禮, 類別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