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蔡成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蔡成勳(1873年—1946年),字虎臣,天津人。清朝及中華民國軍事人物。

生平
1900年(光緒26年)他畢業於北洋武備學堂。此後他歷任京畿附近駐屯軍副司令、督練處參議官、浙江第21鎮協統。1912年(民國元年),他任北京大總統府侍從武官。翌年,他任陸軍第1師第1旅旅長。1914年(民國3年)他升任陸軍第1師師長。
1916年(民國5年)6月袁世凱死後,他投靠直系。翌年,他升任第7軍軍長。1917年8月,張勳垮台後,段祺瑞委派其出任綏遠都統。1919年,嚴修、張伯苓為創辦南開大學而募款,蔡成勛認捐五千元[1]。民國9年(1920年)9月,他兼任甘肅督軍。民國10年(1921年)5月,他任陸軍總長兼陸軍第一師師長,同年12月辭任陸軍總長職務。
1922年(民國11年)6月,在徐世昌指示下蔡承勳接代理江西督軍兼援贛總司令,指揮陸軍第一師南下支援被孫中山北伐告急的江西督軍陳光遠,由於蔡承勳與陳光遠有地緣關係,且陳光遠的軍事實力微弱,兩人在江西省的指揮權交接上非常順利。同時該月發生陳炯明叛變,廣東政府的北伐軍被迫退兵,蔡成勳部隊趁機收復了遭廣東政府佔領的江西省南部土地與城市。基於戰功與軍權,北京政府在9月任命蔡成勳為江西軍務督理兼善後事宜,蔡成勳以此權限掠劫了江西省長職務,並成為江西省的實質統治者,並藉權力在江西省大舉聚斂財務。
孫中山在民國十二年(1923)中獲得挺孫系軍事實力派支持,將陳炯明逐出廣州重奪政府主導權。蔡成勳的統治方式除了在地聚斂外,掠取的觸角也伸入苛扣軍餉,導致江西省境的軍隊接連出現譁變,引起陳光遠舊屬贛南鎮守使方本仁的反感,在閩北護軍使周蔭人請求蔡成勳出兵援助後,蔡成勳抽調第一師部隊進入福建增援周蔭人,方本仁則趁著此一時機與江西省其它軍事實力派達成密約,在孫中山命令譚延闓北伐時,方本仁已被任命為粵贛邊防軍務督辦,藉職務優勢與廣東政府達成密約。
民國十三年(1924)11月20日方本仁發起反蔡行動,並讓廣東政府北伐軍借道江西省攻入湖南省。雖然北伐軍沒有擊敗趙恆錫,但方本仁的反蔡則非常順利,包括贛北鎮守使吳金彪、贛西鎮守使岳兆麟依約觀望,蔡的核心武力第一師第二旅旅長兼贛南鎮守使馮紹閔加入反蔡軍,僅有第一師第一旅旅長兼贛東鎮守使楊以來對蔡效忠,但是因戰力懸殊不敵而受傷被俘。失去籌碼後蔡成勳在12月3月從南昌北遁九江市,搭船逃離江西省,江西督軍的職務由方本仁接任。
由於因為治理統御的失敗導致失去軍權,蔡成勳也無法返回軍界,失去軍事後盾的蔡成勳此後居於天津,並在天津建房、經商,從事慈善事業等。民國三十五年(1946)去世,享年74歲。蔡在天津的住所稱為蔡成勛故居,目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環境衛生醫學研究所。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