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蔣德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蔣德埈(1630年—1677年),字公遜,號鈍菴,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清朝政治人物、慈善家。

生平
蔣德埈來自蘇州婁關蔣氏家族,祖父蔣育馨;父蔣炳(字朗叔,號東皋,1596-1654)為蔣育馨第三子,長洲庠生,蔣燦弟。母為劉玉成孫女、鄉飲大賓劉恆明女[1]。
蔣德埈為蔣炳第三子,長洲廩生,順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江南鄉試舉人,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會魁,十八年(1661年)辛丑科二甲第七十一名進士[2]。兵部觀政,候補推官[1]。蔣德埈與次兄蔣維城樂善好施聞名。康熙初年蘇州饑荒,蔣氏兄弟慷慨捐粟,於甫里煮粥賑災,救活里人。在其身後鄉人於保聖寺陸魯望祠旁建「二蔣先生祠」以示紀念[3]。蔣氏兄弟還創立育嬰堂[4],設立婁關蔣氏義莊等善行[5][6][7]。蔣德埈過世後,尤侗著有《哭蔣公遜十首》[8]。
蔣德埈著有《鈍菴詩鈔》、《公遜文稿》等。朱珔輯《國朝古文彙鈔(初集)》卷二十七收錄蔣德埈著《與甫里諸父老籌賑書》一篇[9]。從曾孫蔣重光輯《昭代詞選》第四卷收錄蔣德埈詞四首:《滿庭芳》(戊戌會試未發榜而歸至滄州聞捷音)、《齊天樂》(元墓謁剖公)、《賀新郎》(圓妙觀育嬰堂成誌喜)及《多麗》(遷居甫里謁陸魯望詞)。
Remove ads
家庭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