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蔣方舟

中国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蒋方舟
Remove ads

蔣方舟(1989年10月27日),湖北省襄陽市人,中國女作家。母親為作家尚愛蘭

事实速览 蔣方舟, 出生 ...

1997年起至今從事文學創作,曾為中國少兒作家,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現已出版作品十部,包括《打開天窗》、《正在發育》、《邪童正史》、《第一女生》、《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等。

201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現任《新周刊》雜誌副主編,現定居於北京市

個人簡介

1989年10月27日,蔣方舟出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襄陽市鐵路醫院。1996年9月到2002年6月,於湖北省襄陽市鐵路第一小學就讀。2002年9月到2005年6月,於湖北省襄陽市鐵路第一中學就讀。

7歲(1997年)暑假開始創作首部作品《打開天窗》[1],該書於1999年出版,2001年被中國湖南省教委定為中小學生素質教育推薦讀本。

十一歲(2000年)寫成長篇小說《正在發育》,涉及同性戀等敏感的話題[2],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爭議和討論。

2000年8月起,在《南方都市報》開設專欄,2002年4月至8月,在山東省《視周刊》開設專欄「影視發燒語對談」,2002年5月後,在《足球報》、《南方體育》、《海峽都市報》、《三秦都市報》和《新作文》等開設短期專欄,內容關於足球影視文化作文等。2003年11月起在《新京報》和《南方都市報》連載《邪童正史》被各界廣泛關注。[3]2004年3月起, 在《鄭州晚報》開設專欄,在吉林省長春市巷報》開設專欄。2005年5月,由其創作的長篇童話《我是動物》被改編為五幕話劇,在北京兒藝「20萬元征劇本」活動中獲鼓勵獎。2005年10月,「蔣方舟官方網站」開通。

2005年,她當選中國少年作協主席。[4]

2005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舉行自主招生考試,準備面向湖北省招30名特長生,蔣方舟參加了考試並通過筆試,被該校提前錄取。蔣方舟在該校的寢室已被命名為「蔣方舟創作室」,成為該校的一道人文景觀。

憑藉其寫作特長,2008年通過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獲得高考降60分錄取的優惠,進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就讀[5],在社會亦引起討論和爭議[6]

2008年起任《新周刊》特約記者,2010年升格為雜誌主筆,2012年畢業後成為《新周刊》雜誌副主編[7]

2010年,成為饒雪漫主編的《最女生》雜誌簽約的新銳女作者。2010年9月10日,在湖南衛視快樂男聲》決戰之夜擔任跨界評委。2010年代言並拍攝平面和TVC廣告:美寶蓮BB霜。

2012年3月,就任《意林》雜誌社顧問。2012年6月從清華大學畢業。2012年9月擔任第九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暨第2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頒獎嘉賓。

Remove ads

作品

榮譽

  • 2002年11月,在全國英語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初中組三等獎。
  • 2003年6月,獲《語文報》「少年之星」金獎。
  • 2004年8月,獲「中國少年作家杯」一等獎。
  • 2009年10月,以散文《審判童年》獲得第七屆「茅台杯人民文學獎散文獎」。[8]

爭議

大學錄取風波

有傳言稱,蔣方舟在高考時,語文作文竟然沒有寫一個字,而且被清華大學錄取,引發了外界的爭議。[9]

2008年1月,蔣方舟通過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但該年度高考蔣方舟總分僅561,清華大學破例降低60分錄取蔣方舟,在公眾中反響劇烈。[10]大量網友質疑,主要觀點是不應降低過多分數錄取,清華炒作。

蔣方舟方面稱,作文題目《舉手投足之間》讓她思考半小時才下筆,因考試時間看錯,語文作文沒寫完,還有一些題目沒有答,並非沒寫作文,最終語文得分為117分,而數學為131分、英語為128分、文科綜合為185分。因為通過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後,可以加60分,所以,這個分數進入清華大學沒有問題。[11]

畢業即就任雜誌副主編

2012年,蔣方舟在微博上祝賀自己從清華大學畢業,2012年7月3日《新周刊》執行總編封新城微博上給出了確切的答案,蔣方舟將就任《新周刊》雜誌副主編。

作家蔣方舟畢業即任副主編引熱議,對於大家的疑慮,封新城說,認識蔣方舟是從2008年開始,「我當時就發現她比很多同齡人成熟很多。」後來,經過四年的學習,蔣方舟從最開始的特約記者到後來的主筆,是一步步實踐、鍛煉出來的,「蔣方舟是從主筆的職位提拔到副主編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是一畢業就當副主編。[12]

代筆風波

2012年7月31日,知名互聯網人士方舟子指控蔣方舟的《白字先生》是其母親尚愛蘭的代筆,「蔣方舟(7歲開始寫作、9歲出書並在南都開專欄、11歲出版長篇小說)在剛出道不久就被多位網友證明過是其母親、作家尚愛蘭的代筆,幾年前她破格被清華錄取時又被證明了一次。證據眾多而確鑿,較強的證據之一是尚愛蘭寫的和以蔣方舟名義發表的文章有大量的雷同,寫穿幫了。」[13][9][14]

對於質疑,蔣方舟方面稱:「自己從十幾歲起就遭到外界懷疑,與其回應,不如埋頭寫書,讓時間證明一切。」[15]

2014年6月18日,蔣方舟發表了一篇名為《抵制一切抵制》的時事評論,文中出現大量常識錯誤,如將台灣的反服貿運動解釋為「反服裝貿易」、將馬航失事的MH370誤寫為"MH730"、將比伯誤認為美國歌手等等。這使得她的水平再受網民質疑。幾天后,蔣本人博客上的文章被改正過來,但印發在《新周刊》上的文章已沒法修正。[16]

對此,方舟子諷刺道:「她媽媽最近在忙啥呢,逼得蔣方舟破着頭髮親筆寫作?」[17][16]

Remove ads

接受日本資助

2021年1月6日[18]日本外務省官網公布的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2015年和2017年[19]的年度經營業績評估報告顯示,[20]蔣方舟曾於2015年接受日本資助,赴日參觀考察。[21][22]2016年在東京開始為期3個月的交流活動,[23]結束後在日本旅居了幾個月。2017年8月出版了記錄東京生活的圖書《東京一年》。[24][25]

2021年6月6日起[26]日本外務省官網公布的文件中涉及蔣方舟的內容以中文譯文截圖的形式在中國內地互聯網上熱傳[27],蔣方舟的新浪微博評論區湧入對其質疑和批評者,部分微博大V開始討論此事件。部分中國內地網友指責其在中國替日本做文宣、專職寫文章吹捧、認為其「精日」等等,[28]6月8日蔣方舟登上微博熱搜。[23]

2021年6月7日和6月8日,蔣方舟先後兩次於微博作出回應:「此次交流為公開正常的文化交流」、交流期間對方支付我在日期間生活成本以及研究費(每個月2萬人民幣左右),無其它費用、交流結束後在日旅居為自費。[29][30][31]

2021年6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就涉及蔣方舟的赴日參觀考察項目作出回應:「國與國之間以各種形式開展人員互訪交流的做法,在國際關係實踐中普遍存在」。[32][33]

Remove ads

接受日媒採訪

2020年7月23日,在日本NHK電視台BS1頻道首播的紀錄片《中國巨龍正在改變的世界後疫情時代的市民》[34],紀錄片採訪片段顯示,在談及中國疫情的人員管理方式時,蔣方舟認為:「因為人類歷史上都在思考和爭辯『什麼樣的政治制度是最好的』,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漫長的過程。用一種非常時期(指疫情)的狀態去判斷哪種(制度)好哪種不好,這種思維的武斷本身就是一個挺危險的事情」[35]

2021年6月8日,有網民在中國內地網絡上發布了該紀錄片中蔣方舟接受採訪的片段,引發輿論爭議,有網友認為其在採訪中暗示中國政治制度是不好的。[36][35]同日,蔣方舟通過接受觀察者網採訪的方式作出回應,稱日媒斷章取義:在主持人用了「專制」、「強制性手段」等措辭引導她談論中國的制度優劣時,她首先否認了這個前提,認為在非常狀態下以「專制制度」來進行定義是不客觀且武斷的,隨後才有了「這種思維的武斷是危險的」等表述。[3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