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蔣賜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蔣賜棨(1730年—1802年),字戟門,江蘇常熟人,中國清朝官員,官至戶部左侍郎。
生平
蔣賜棨出身常熟蔣氏望族,祖父蔣廷錫、父蔣溥均官至大學士。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蔣賜棨以貢生捐雲南楚雄府知府。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改雲南府知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升江西饒廣九南道。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江安督糧道。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升兩淮鹽運使,同年改山東鹽運使[1]。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升倉場侍郎。次年以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兼管順天府府尹事[2]。居此職十數年。嘉慶四年(1799年)降光祿寺卿[1]。
佚事
袁枚《隨園詩話》記載,一日赴蔣賜棨家宴,珍饈羅列。蔣賜棨親自下廚做一豆腐,袁枚頓覺其餘菜餚黯然失色,遂悉心求教,按蔣賜棨要求作揖三次,方得傳授。回家試作,賓客咸夸。好友毛俟園作詩調侃道:「珍味群推郇令庖,黎祁尤似易牙調。誰知解組陶元亮,為此曾經三折腰。」[3]袁枚名之曰「蔣侍郎豆腐」,其做法亦隨《隨園食單》流傳至今[4]。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