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蕃族調查報告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蕃族調查報告書》於大正四年(1915年)由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所出版。本報告書分為五卷,共八冊,由該會補助委員河野喜六於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七月著手調查,至大正二年(1913年)十一月結束,並於四年(1915年)三月發行。
![]() | 此條目的語調或風格或許不適合百科全書。 (2023年4月15日) |
概要
1901年,台灣總督府組成了「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旨在系統調查日本殖民政府從滿清政府接收的台灣地區習俗。這項機構最初專注於漢族社群的傳統慣習,其成果為後續研究奠定了基礎。
隨著1909年漢人調查接近完成,調查會擴大工作至台灣原住民群體,並設立專責的「蕃族科」。在核心人員如小島由道、平井又八、河野喜六和佐山融吉的領導下,該部門展開了為期十年的田野調查,累計出版了二十七本報告及圖譜。
其中,佐山融吉編輯的《蕃族調查報告書》八卷聚焦於原住民物質文化、生活慣習及社會結構。本系列著作採用了人類學田野方法,強調深入地方社群、學習當地語言等實踐,其時間點早於西方同類研究。
調查設計嚴謹,以日本民法架構為參照,致力於解析台灣各族社會性質與法律觀念。這些成果旨在為殖民地特別法立法提供依據,推動基於本地習俗的法理研究。
參考文獻
-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臺北: 中央研究院. 1996年.
- 佐山融吉,1915-1921,《蕃族調查報告書》(全八冊)。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 小島由道,1915-1921,《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全八冊)。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 楊南郡,〈日治時代臺灣原住民舊慣調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