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薛耕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薛耕莘(1904年—2008年9月7日),舊作畊莘(「畊」為「耕」的同義異體字),字仰衡[1],法文名為(Joseph Shieh)約瑟夫·薛[2],曾任上海法租界特級督察長,負責租界斷案與警務。[3]

生平

生於大清江蘇上海縣浦東陸家嘴,祖籍寧波府鄞縣,父親薛仲江紡織業實業家原英商鴻源紗廠主管,母親是英國白人Mary Sangster(中文名孫美莉)生於上流社會[4]。自小在比利時長大接受教育,與比利時前首相廷德斯曼曾是同學,因此精通法語,又會英文與中文[5]。1908年父親逝世。1917年因母親在上海病危而匆匆回上海,入徐匯公學(今徐匯中學)念書,同年母親病逝上海。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法律系。1930年,考入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任政治處社會股翻譯,與程子卿朱良弼結為異姓兄弟。同年結識已在法租界任職的黃金榮,協助黃辦案。1938年任法租界巡捕房偵探長。1939年出任法租界一級警長,同年底升任特級督察長,是當時法租界職位最高的華人。抗戰時任上海警察局政治處處長兼第三區警察局局長、上海行動總指揮部特警組組長[6]。1946年5月因「通共」案,由蔣介石手諭被捕,1948年無罪釋放。1949年4月,出任上海民盟淮海路支部委員[7]

1949年赴香港,立即獲得法國特批護照並獲港英居留權。1950年,婉拒英屬香港政府委任邀請而轉道回到上海。1951年,因鎮反運動於當年4月29日入獄,判處無期徒刑,關押在上海提籃橋監獄。1975年出獄,坐牢整整24年。1979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改判薛耕莘「原判不當,應予撤銷」,獲得徹底平反。出獄後發現妻子已先他而去,晚年由妻妹照料[8]。1981年任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並享受局級幹部待遇[7]。2008年9月7日以104歲高齡辭世。

Remove ads

榮譽

遺蹟

著作

  • 《口述歷史:薛耕莘的法租界巡捕房歲月》[7]
  • 《中國政治演變及其立憲簡史》法文原稿2012年入藏上海市檔案館[9]

參考鏈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