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藍色樂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藍色樂章》(法語:La Note bleue)是一部由安德烈·左拉斯基執導的法國劇情片,於1991年上映,講述了作曲家弗雷德里克·肖邦與作家喬治·桑之間關係最後幾天的故事。
劇情
1846年夏天,作家喬治·桑在諾昂-維克的鄉村莊園接待了一群著名賓客。當她多年的戀人弗雷德里克·肖邦在房間裡演奏着新作品時,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歌劇女高音波利娜·維亞爾多、她的丈夫路易,以及她的情人、俄羅斯作家伊萬·屠格涅夫陸續到來。客人中還有肖邦的波蘭同鄉阿爾貝特·格日馬瓦、波蘭女伯爵勞雷·喬斯諾夫斯卡,以及喬治之女索朗熱的未婚夫費爾南·德普雷奧。自稱是社會主義者的喬治不久前解僱了所有僕人,因此在屠格涅夫剛到時就責怪他在俄國仍然僱傭僕人。她還坦言很高興兒子莫里斯和波利娜·維亞爾多有染,認為這讓他真正成長為男人。屠格涅夫不久後便離開了。喬治的女兒索朗熱對未婚夫費爾南的到來感到極度不滿。她更喜歡敏感的肖邦,但肖邦只把她當作孩子看待。
在一次聚餐中提到波蘭農民對貴族發動暴亂、四處殺人強暴的新聞時,喬治令客人們震驚地表示,每場起義都是因為社會不公引發的,因此無論多麼殘暴,也有其積極意義。接着她開始哭泣,抱怨由於沒有僕人,整晚都在勞作,如今又累又老。索朗熱試圖安慰母親,列舉她的種種優點。
患有肺炎、不斷咳嗽的肖邦堅信自己時日無多,瘋狂地彈琴,試圖完成未竟的作品。而喬治受夠了他沒完沒了的彈奏,希望他停下來。索朗熱則表現出理解,稱肖邦是個飽受懷疑折磨的天才。她憤怒地指責母親有過眾多情人,而她自己卻從未體驗過愛情。喬治安慰着哭泣的女兒,索朗熱隨後騎馬離開。不久之後,波利娜在準備晚餐時被老鼠咬傷了手,喬治舔去傷口的血並用酒消毒。與此同時,波利娜的丈夫路易被沸水燙傷了手。索朗熱則從馬上摔下,只能徒步穿越荒野。費爾南擔憂地找到她,誇讚她有多麼迷人,索朗熱卻表示自己配不上他,只會傷害和背叛他。儘管如此,費爾南仍堅持要娶她,結果索朗熱開始用樹枝抽打他。
其他人都在花園時,索朗熱再次主動接近肖邦,卻再次被拒絕。費爾南離開後,年輕作家小仲馬到來,向肖邦和索朗熱講述了一位總是佩戴山茶花、最終死於肺癆的巴黎交際花的感人故事。索朗熱深受打動,鼓勵他把故事寫下來。小仲馬離開後,索朗熱再次接近肖邦,這次肖邦接受了她的吻,打算與她一起離開。喬治起初因嫉妒阻止,但隨後請求肖邦陪她度過最後一夜,一直彈奏直到那「藍色樂章」[註 1]。
最後,身無分文的雕塑家奧古斯特·克萊桑熱到來,立即熱情追求索朗熱。出人意料的是,索朗熱接受了他的求婚,喬治也祝福了他們。晚餐後,喬治為大家朗讀她的新小說片段。波利娜和路易也彼此握住了早前受傷的手。思念故國且已咳血的肖邦希望奧古斯特為他製作遺容面具。屋外突發火災,肖邦與喬治被單獨留在屋中。其他人原本要滅火,卻去了地窖,在一處舞台上向神秘生物預告了彼此的未來:莫里斯將寫書卻被遺忘,索朗熱會嫁給奧古斯特並有孩子卻不幸福,波利娜將繼續與屠格涅夫的情事。肖邦則為喬治彈奏,直至「藍色樂章」。
Remove ads
演員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