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藍長吻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藍長吻鰩(學名:Dipturus batis),為軟骨魚綱鰩目鰩科長吻鰩屬的一種[2],被IUCN列為極危保育類動物,分布於東北大西洋,從冰島至不列顛群島,包括地中海和北非海域,深度100至1000公尺,該物種首次被正式描述為Raja batis,是在1758年由卡爾·林奈出版的《自然系統》第10版中,其模式產地為歐洲海域,地點為英格蘭和萊斯博斯島。1810年,康斯坦丁·塞繆爾·拉菲內斯克將鰩魚亞屬命名為Dipturus,其中R. batis是其唯一的種[3]。本魚吻部長而尖,兩眼前長為兩眼間距離的2.5-4倍,體盤寬菱形,外角銳角,幼魚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光滑無刺,尾部有一排12-18根刺,40-56排牙齒,上表面橄欖灰色或棕色,帶有可變的亮斑圖案,下表面灰白色至藍灰色,體長可達285公分,體重可達113公斤,壽命可達51年,棲息在大陸棚及大陸坡海域,為底棲性魚類,肉食性,以硬骨魚為食,卵生,在春天交配,而且雌魚在夏天期間產卵,卵囊呈長方形且具硬角質角,幼魚可能傾向跟隨大的個體,可做為食用魚。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