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藏文轉寫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藏文轉寫系統是指將藏文字母轉換成拉丁字母,從而使藏語羅馬化的一套文字轉寫系統。現在通用的是威利(Wylie)轉寫方案。除此之外還有美國國會圖書館(United States Library of Congress)的USLC藏文轉寫日本東北大學《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所使用的轉寫系統,以及弗吉尼亞大學西藏喜馬拉雅圖書館(The Tibetan & Himalayan Library)的EWTSTHL

轉寫比較

威利轉寫方案是藏學界尤其是美國藏學界的標準轉寫方案,並以威利的姓氏來命名。威利轉寫只侷限於藏文,對於藏文中轉寫梵文的字母沒有特別設計。

USLC藏文轉寫比流行的威利轉寫更能準確對應梵文,比如ཐོན་མི་སཾབྷོཊ་ 威利轉寫爲thon-mi sam-bho-ta,སཾབྷོཊ་是梵文詞語, 如果沒有藏文,僅從威利轉寫,只能判斷ta是ཏ,無法得知是ཊ。而USLC轉寫,是thon-mi sam-bho-ṭa,可以和梵文準確對應。USLC藏文轉寫的梵文部分和國際流行的梵文轉寫IAST相同。

USLC有時也稱ALA-LC romanization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Library of Congress.

如果一篇文章同時有藏文和梵文,如果藏文轉寫使用威利,梵文則使用流行的IAST/USLC方案,則一個藏文字母就會兩種轉寫。如ང 威利 nga ,USLC ṅa。除此之外還有,ཉ nya ña,,ཤ sha,śa。如果使用USLC則沒有這個問題。

威利轉寫把藏文འ 轉寫爲' ,但是這種轉寫在拉丁文中,不符合拉丁文的書寫,因此日本東北大學《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所使用的轉寫系統將འ用ḥ來轉寫。

EWTS是Extended Wylie Transcription System的縮寫,由西藏喜馬拉雅圖書館(The Tibetan & Himalayan Library)網站推出,意為擴展威利轉寫系統,是威利轉寫的一種擴展,可以輸入藏文中的梵文字母,以及多種符號,不像IAST/USLC帶有上標符號。但缺點是有些文字表示還要以「+」呈現,更像是一種輸入系統。

Remove ads

藏文

更多信息 藏文, 威利 ...

零聲母 未被轉寫,以元音開頭的音節都含有這個字母,可以通過這個特徵來準確判斷它的存在。

在藏文字母中,同一個音節輔音字母群,既可能以前後綴的形式出現,也可能作為「根字母」的上綴或下綴。對藏文字母的前後綴與上下綴,威利轉寫系統並不區分,因為這並不會構成混淆——除了gy-,既可能是g作為前綴使用,也可能是y作為下綴使用。威利轉寫系統作了以下區分:當g作為前綴時,在gy之間加一點「.」。如:གྱང(意為「牆」)轉寫成gyangགཡང་(意為「裂口」)轉寫成g.yang.

Remove ads

元音

藏文字母的四個元音符號如此轉寫(以零聲母 為例)

ཨི i ཨུ u ཨེ e ཨོ o

當藏文字母的音節不含元音符號時,該音節將發a,威利轉寫系統在這種音節中加入a,如:ཨ་ = a 。

大寫

在藏文字母中,大寫的是「根字母」而非首字母。以前的許多轉寫系統也遵循藏文字母的這種字母大寫規則,但這種大寫方式與拉丁字母的大寫慣例相左。而威利轉寫系統則遵循了拉丁字母的大寫慣例:當一個單詞需要大寫時,大寫其首字母。因此,噶舉(བཀའ་བརྒྱུད་)大寫成Bka' brgyud而非bKa' brgyud

梵文

更多信息 IAST, 梵文天城體 ...
更多信息 IAST, 梵文天城體 ...
  • च छ ज झ(ca cha ja jha)轉寫為 ཙ ཚ ཛ ཛྷ(tsa tsha dza dzha)是古往規定,現代轉寫也可用 ཅ ཆ ཇ ཇྷ(ca cha ja jha)。
更多信息 !IAST, 梵文天城體 ...
更多信息 IAST, 梵文天城體 ...
更多信息 梵文天城體, 藏文字母 ...
Remove ads

轉寫數字

更多信息 數字, 梵文數字 ...

標點符號

ETWS 缺點

大小寫混雜,轉寫中出現+號,都不易閱讀,但適合做打字輸入。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