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藤原高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藤原高遠(日語:藤原高遠ふじわら の たかとお Fujiwara no Takatō,949年—1013年6月)是日本平安時代公卿歌人,出自於藤原北家小野宮流日語小野宮流官位正三位大宰大貳和歌方面,他有27首作品收錄於敕撰和歌集,初次收錄是《拾遺和歌集》,為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

事实速览 藤原高遠, 中古三十六歌仙 ...
Remove ads

生平

高遠的父親是藤原齊敏日語藤原斉敏,母親是藤原尹文日語藤原尹文之女,弟弟有藤原實資日語藤原実資,祖父是藤原實賴,堂兄弟有藤原佐理日語藤原佐理藤原公任[1]應和4年正月7日(964年2月22日),高遠獲日語叙爵從五位下(東宮御給日語院宮給)。康保4年7月23日(967年8月31日),他就任為侍從日語侍従,翌年正月13日(968年2月14日)出任右衛門佐日語衛門府安和2年正月27日(969年2月16日),他就任為右近衛少將,翌年正月26日(970年3月6日)兼任近江或近江日語権官介,天祿元年8月5日(970年9月8日)改任左近衛少將[2][3]

天祿元年11月27日(12月28日),高遠獲升至從五位上,天延2年正月7日(974年2月1日)再升至正五位下(府日語[2],同年閏10月27日(12月13日)根據《親信卿記日語平親信》記載,其妻藤原朝成三女死去[4]。天延4年正月7日(976年2月9日),他出任民部權大輔貞元元年年12月27日(977年1月19日)就任春宮權亮永觀2年10月10日(984年11月5日),他獲升至正四位下(先坊亮勞),同年10月30日(11月25日)就任為右馬頭寬和2年正月28日(986年3月11日),他兼任內藏頭永延元年7月11日(987年8月8日),他出任右兵衛督[2]

永祚2年正月11日(990年2月9日),高遠獲升至從三位((行幸圓融寺日語円融寺 (勅願寺)御遊之次依為主上御笛師[註 1])。正曆3年8月23日(992年9月22日),他就任為兵部卿長德2年9月17日(996年10月31日),他出任左兵衛督[2]寬弘元年12月28日(1005年2月9日),根據《日本紀略》記載,大宰權帥平惟仲日語平惟仲遭到宇佐神宮控訴而被罷免,高遠則作為大宰大貳上任[9]:215。翌年4月22日(1005年6月1日),根據《小右記日語小右記》和《權記日語権記》記載,他由於赴任大宰大貳而獲升至正三位[9]:412-413

寬弘6年8月14日(1009年9月5日),高遠遭到筑後藤原文信日語藤原文信控訴而停職[10]:433-434,同年9月14日(10月4日)議決[10]:446。其後,推測他隱居於近江的山村[11]長和2年5月6日(1013年6月16日),根據《中古歌仙三十六人傳》記載,高遠死去,享年56歲[2],《尊卑分脈》、《日本紀略》和《御堂關白記》則分別記載為5月11日(6月21日)、5月16日和5月17日(6月26日和6月27日)[12],《公卿補任》甚至直至長和5年(1016年)為止仍有記載其名稱[13]。高遠死後,根據《十訓抄日語十訓抄》和《沙石集日語沙石集》記載,他向某人報夢,並且以和歌寄意稱如果有人前往他的故鄉的話,希望你能夠告訴他我在走向冥界的山路處迷路了[14][15][註 2]

Remove ads

和歌

更多信息 敕撰和歌集,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 ...

高遠是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1],曾經參與康保3年閏8月15日(966年10月1日)的內裏前栽合、貞元2年8月16日(977年10月1日)的三條左大臣賴忠前栽歌合和寬和2年6月10日(986年7月19日)的內裏歌合日語寛和二年内裏歌合,並且被推測與弟弟藤原懷平日語藤原懐平、實資一同分別於天元4年4月26日(981年6月1日)和某年5月舉辦故右衛門督齊敏君達謎合以及故右衛門君達後度謎歌合[19]。此外,他也有參與寬弘7年至翌年春天(1010年至1011年)期間舉行的前大宰大貳高遠歌合[20]

更多信息 拾遺和歌集版本[16], 後六六撰版本[21] ...

這首和歌收錄於《拾遺和歌集》卷第三「秋」,新編國歌大觀編號是169,詞書是「在任少將時前往駒迎日語駒牽」(少将に侍りける時、こまむかへにまかりて[16],家集的詞書則是「前往駒迎」(こまむかへにいきて[23]。少將是指高遠在安和2年正月27日至天延4年正月7日時擔任的右近衛少將,駒迎是由馬寮的官員(少將)在每年8月於逢坂關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獻馬的儀式[24][25][11]

此歌與紀貫之收錄在《拾遺和歌集》的作品(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70[16])同為以駒迎作為歌題的先驅[11]。根據《西行上人談抄》和《愚秘抄》記載,高遠在藤原公任身患重病時前往探訪,並且向公任問道為何詠唱一兩次時感覺自己的作品更好,可是詠唱四五次時卻又感覺貫之的作品更佳呢?對此,公任一方面對於高遠熱衷於和歌而流淚,同時回答到這是由於貫之的作品沒有使用顯眼的緣語等技巧,而是端麗地詠唱[26]

首句「相坂の」是指逢坂山日語逢坂山,為近江國的歌枕日語歌枕。第二句「関のいはかど」的意思是關隘岩石的突起部分,基於首句的逢坂,此關隘即為逢坂關。第三句「ふみならし」的意思是踩踏岩石的突起部分,讓其變得平坦(踏み均し),也有踩踏而發出蹄聲的意思(踏み鳴らし)。第四句「山たちいづる」的意思是翻山越嶺,其中「たちいづる」與末句的「きり(霧)」是緣語日語縁語。末句「きりはらのこま」的意思是桐原的馬匹,桐原是信濃國的歌枕,為馬匹的產地[24][25][11],現為長野縣長野市桐原日語桐原 (長野市)松本市入山邊日語入山辺村[27],「きり」則是掛詞日語掛詞,同時有桐和霧的意思[24][25]

此歌也收錄於《拾遺抄[16]、《古今和歌六帖日語古今和歌六帖》、《金玉和歌集日語金玉和歌集》、《玄玄集[28]、《後十五番歌合》、《和歌童蒙抄》、《古來風體抄日語古来風体抄[21]、《歌枕名寄日語歌枕名寄》、《色葉和難集》和《新百人一首[29][30]本歌取日語本歌取則有藤原定家收錄於《拾遺愚草日語拾遺愚草》的作品(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49)等等[11]

Remove ads

家集

高遠的家集日語家集是《高遠集》,也稱為《大貳高遠集》、《高遠大貳集》、《大宰大貳高遠集》等等,推測由高遠在寬弘8年至長和2年(1011年至1013年)期間編撰而成。家集總共收錄有403首和歌,其中有兩首長歌日語長歌、60首他人歌、一首夢想之歌以及卷本增補的27首他本歌[註 4],內容以贈答歌為中心,涵蓋花山院、實資、公任、藤原實方御形宣旨等人[11][31][32]。版本方面,家集有冷泉家時雨亭文庫日語冷泉家時雨亭文庫真觀本日語葉室光俊[11]宮內廳書陵部藏本大貳高遠集(桂宮本甲本[33],書架編號501・190)、宮內廳書陵部藏谷森本日語谷森善臣太宰大貳高遠集(書架編號351・423)、岡山大學藏本高遠大貳集(土肥經平文庫)、小川壽一藏本太宰大貳高遠卿家集、小澤蘆庵日語小沢蘆庵筆本和田中忠三郎日語田中忠三郎藏本以及拔粹本續扶桑拾葉集本和八洲文藻本等等,均屬同一系統[23][34]

冷泉家時雨亭文庫藏真觀本是長21.5厘米,寬14.3厘米的綴葉裝料紙楮紙,封面左上方寫有「大宰大貳高遠卿集」,內題則是「大貳高遠集」,73頁著墨,其中27首他本歌的部分的筆跡與紙質均與其他部分不同,由於他本歌中有一首(新編私家集大成編號384)以赤染衛門名義收錄於《千載和歌集》(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200[16]),因此無法斷定均為高遠的作品。此外,他本歌部分之前的三首(新編私家集大成編號374至376)均以片假名書寫,與其他收錄和歌不同[35][36]

宮內廳書陵部藏本大貳高遠集(桂宮本甲本,書架編號501・190)在江戶時代前期抄寫自冷泉家時雨亭文庫藏真觀本,為長23.2厘米,寬15.7厘米的列帖裝,料紙是鳥之子紙日語鳥の子紙,外題出自於靈元天皇手筆,寫有「大貳高遠集」五字,一面九至十一行,和歌分兩行書寫,詞書隔兩個空格[23][34]。谷森本太宰大貳高遠集(書架編號351・423)是半紙日語半紙大小的袋綴日語袋とじ,抄寫於江戶時代中期,封面是黃色雁皮紙日語雁皮紙,寫有「大宰大貳高遠集」,奧書則有「以醍醐天皇宸筆日語宸翰書寫迄[註 5]」,與小澤蘆庵筆本同樣沒有收錄他本歌[37][33]

此外,傳西行筆《和泉式部續集》的前半和後半部分的外題分別是「大貳三位集」和「高遠大貳集」,均出自於藤原定家手筆,由此得知藤原定家筆《高遠集》曾經存在過,現存約10種的家集古筆日語古筆推測便是源於此版本,雖然系統上與家集現存版本相同,不過與真觀本之間存在相當的差異,例如第96首的詞書、第129首的詞書、第190首、第215首和第285首[35][36][11]

更多信息 版本, 翻刻(日語:翻刻)本 ...

註解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