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聯盧布
苏联货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蘇聯盧布 (俄語:советский рубль 或 рубль СССР)是蘇聯發行的貨幣。輔幣單位戈比,1盧布=100戈比。在1990年代到蘇聯解體前,蘇聯盧布和美元一樣,也是一種儲備貨幣。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6月21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12月20日) |
![]() | 此條目可參照俄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7年6月) |
Remove ads
歷史

一戰前夕,俄國處於流通中的貨幣為23.354億盧布,其中紙幣16.304億盧布,金幣4.677億盧布,銀幣1.199億盧布,銀輔幣1.029億盧布,銅幣1 850萬盧布。一戰爆發後不久,沙皇政府就取消了紙幣對黃金的兌換,開始無限制地濫發紙幣。1917年二月革命前夕,俄國的金本位制已經破產,紙幣完全代替金屬貨幣成為通貨;一個紙盧布的購買力只相當於戰前的26~27戈比。從臨時政府成立到十月革命爆發前的8個多月,臨時政府投入的流通紙幣比沙皇政府在一戰期間32個月投入的還要多。1917年10月1日,流通中的紙幣總量已經達到172億盧布,發行的紙幣甚至連號碼都沒有,1盧布只相當於戰前的6~7戈比。[1]
1917年12月14日,按照蘇維埃政府的命令,工人和赤衛隊占領了彼得格勒市所有的銀行和信貸機構。當天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通過了《銀行國有化法令》和《檢查銀行鋼製保險箱法令》,銀行業為國家壟斷行業,現有一切私人股份銀行應合併於國家銀行。由於布爾什維克黨內關於「戰時共產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應該取消貨幣」的爭論,十月革命之後的近兩年時間裡,蘇維埃政府並未發行新貨幣,而是繼續使用原國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舊貨幣。由此,俄國市場陷入多種貨幣駁雜流通的局面,舊政府的各種紙幣、金屬貨幣在各地均有流通,有的地方則實行物物交換。直到1919年蘇維埃政府才發行新貨幣(蘇維埃盧布,即紙盧布)。這些紙幣的設計和印刷相對粗糙混亂,鮮明特點是印有多種文字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其中文被印為「全方貧工之聯合」。
1921年3月21日,新經濟政策正式頒布實施,廢除餘糧徵集政策,實行實物稅,停止配給制度,允許商品買賣。1922年,1個戰前戈比相等於當時發行的紙盧布10萬元,兩者相差1000萬倍。貨幣改革是實施新經濟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而新經濟政策的初步實施也為貨幣改革的實施打開了局面。1921年,蘇維埃政府成立了蘇俄國家銀行(1923年更名為蘇聯國家銀行),歸口蘇俄財政人民委員部管理。國家銀行成立之初,資金不足,只有3萬億左右貶值了的蘇維埃盧布。蘇維埃政府採取「剝奪剝奪者」的政策,通過沒收地主、資產階級、高爾察克白軍政府和教會的財產作為貨幣改革的物質基礎。1921年4月14日,列寧授命《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紙幣》一書的作者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組織成立直屬財政委員會。列寧在為直屬財政委員會撰寫決議時,對幣制改革各方面問題進行了初步的設計:確定貨幣改值的比率不小於1比1 000、規定各地同時開始改革、有一定的兌換期限、兌換時間長短各地區因地制宜、新紙幣定名為「國家貨幣」、以事先設計的共和國流通券的樣券作為新紙幣樣式、新紙幣上用國徽標明其由俄羅斯聯邦發行、保留「偽造必究」字樣、刪去外文等[2]。1921年12月28日,全俄蘇維埃第九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關於經濟工作問題的指令》,「責成財政人民委員部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來減少,然後再完全停止紙幣的發行,並在金本位制基礎上恢復正常的貨幣流通。必須堅定不移地用稅收取代紙幣的發行,不得有絲毫拖拉。」
1922年1月1日發行新版蘇維埃盧布縮小面額10 000倍。1922年3月,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召開[3],「關於財政政策的問題是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極重要的議題之一。當時,必須找到正確而實際的解決辦法來幫助整頓和鞏固蘇維埃國家整個財政系統,必須實施一系列的財政改革,以穩定盧布,編制穩定的國家預算。必須縮減貨幣發行量,建立稅收制度,整頓徵收工作和合理的稅款收入,實行嚴格的節約制度,保證確切的計劃化,掌握貿易並加強商品流轉。」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通過的《關於財政政策的決議》:「鞏固盧布、穩定並鞏固幣制的任務,特別強調國家銀行在發展國營商業和合作社商業中的作用,着重指出國內貿易的目的是要刺激農民並使其從消費經濟過渡到商品經濟。」「目前,俄共在經濟方面的基本任務,就是領導蘇維埃政權的經濟工作;必須從市場的存在出發並考慮市場的規律,掌握市場,通過有系統的、深思熟慮的、建立在對市場過程的精確估計之上的經濟措施,來調節市場和貨幣流通。」
1922年10月11日,蘇聯政府頒布法令,授權蘇聯國家銀行發行切爾文券,按照金本位制的模式,規定切爾文券含金量為每單位7.4234克,相當於沙皇時期10金盧布,相當於1923年版紙幣5萬盧布。「切爾文」是舊俄時代10盧布金幣的名稱。切爾文銀行券通過對工商業的短期貸款形式發行,切爾文銀行券有25%的黃金作保證,其餘部分以貸款企業提供的短期票據和易售商品作為擔保,由政府規定其含金量和對外匯的相應匯率。切爾文銀行券作為穩定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滿足了蘇聯國民經濟恢復的需要。經濟周轉普遍地開始從以黃金計算轉到以切爾文計算。形成了兩種貨幣——穩定的切爾文券和貶值的蘇維埃紙盧布的平行流通制度,以切爾文券這一良幣「驅逐」劣幣。1922年11月,列寧在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上作《俄國革命的五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報告:「真正重要的是穩定盧布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使盧布穩定一個長時期,然後永遠穩定下來,那我們就勝利了。……我們這些落後無知的人居然懂得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懂得了穩定盧布的條件,也就可以心滿意足了。這一點並不是用什麼理論分析,而是用實踐來證明的。我認為,實踐比世界上所有理論爭論都更為重要。而實踐證明,我們在這裡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就,就是說我們開始朝着穩定盧布的方向推動經濟,這對於商業,對於自由的商品流轉,對於農民和廣大小生產者有極其重大的意義。」1923年初切爾文券在蘇聯的貨幣流通總量中僅占3%,到1924年2月國內貨幣流通總額3.5億盧布中切爾文券已經增加到83.6%。
盧布國庫券是蘇聯人民財政委員部的名義直接發行的紙幣,以蘇聯全部國家資產作擔保發行,發行量受控,面額較小,也得到了群眾的信任。
1923年1月1日第二版新盧布,「1923年一盧布等於先前的一百萬盧布,或1922年的一百盧布。」這種相對平緩的幣制改革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消化了通貨膨脹。
1923年開始發行切爾文金幣,每一枚金幣由900金鑄造而成,重量不少於7.742克。一共發行了2751200枚。
1924年年初,蘇共(布)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通過了關於經濟工作的決議:「今後黨的政策應當是維持切爾文券的穩定和完成幣制改革。廣大群眾的利益要求完成幣制改革,也就是要求以穩定的通貨代替貶值的蘇維埃紙幣。完成幣制改革應當是蘇維埃政權當前的基本任務之一。這個任務的勝利解決,意味着農民經濟狀況的改善,工人階級和整個勞動階層物質狀況的提高以及整個經濟狀況的好轉。」「目前,切爾文券的流通是進一步發展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沒有切爾文券,1923年國營工業就不可能獲得相應的發展。對工業、商業和農業的信貸,過去和現在都是在切爾文券流通的基礎上進行的。工業依靠這種信貸,才第一次不間斷地發展了生產,才能在農產品上市前積蓄大批商品。」
1924年3月7日,蘇聯人民委員會開始發行「金盧布國庫券」,停止發行並開始收回蘇維埃紙幣盧布,1923年版盧布按照5萬比1兌換「金盧布國庫券」,1922年版盧布按照500萬比1兌換金盧布國庫券,1919年版盧布按照500億比1兌換金盧布國庫券。10金盧布國庫券相當於1切爾文券。 為了進一步彌補小額貨幣的不足,蘇聯政府還於1924年發行了1、2、3、5、20、50戈比的小額兌換券。流通市場形成了切爾文券、蘇維埃紙幣、盧布國庫券、金盧布國庫券和小額兌換券等多幣並行的局面。1924年年底,切爾文券和金盧布國庫券已經成功地成為穩定的通貨,蘇維埃紙幣幾乎完全被排擠出流通市場。在1925年發行面額為3盧布和5盧布的蘇維埃紙幣以後,政府即宣布停止發行蘇維埃盧布紙幣並進行收兌。至此,新經濟政策的3年貨幣改革成功完成。此後一直到1947年,保持了這一貨幣體系:1、3、5盧布面額的紙幣(金盧布國庫券),1、2、3、5、10切爾文面額的紙幣,10盧布等價於1切爾文,1、2、3、5戈比的銅幣,10、15、20戈比的銀輔幣。
1947年12月14日,蘇聯實行幣制改革:廢除了切爾文銀行券;舊盧布現鈔以10比1換成新盧布;對於個人存款,在3000舊盧布以下的按1比1兌換,3001-10000盧布的按3比2兌換,1萬盧布以上部分按2比1兌換;集體農莊存款按5比4兌換;舊公債按3比1兌換;每月工資額度按1比1變為新盧布。目的是戰時農民交售糧食獲得了大量盧布存款被壓制掉。1947年版盧布包括1、3、5、10、25、50、100共計7種面額,版面是蘇聯盧布歷史上最大的。[4]其中1、3、5盧布是以國庫券發行。
從1950年3月1日起,1美元兌換4蘇聯盧布。盧布含金量為0.222168克。1957年4月1日起,為吸引非貿易外匯,規定對自由外匯在正式匯率基礎上附加150%的貼補,即對美元非貿易匯率為1美元兌換10盧布。
1961年,蘇聯再次實行貨幣改革,1新盧布等於4.45舊盧布,新盧布含金量 0.987412克。1美元兌換0.9新盧布。
Remove ads
樣式
蘇聯的第一批紙幣是根據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和蘇聯人民委員會在1923年11月23日[5]、12月18日[6] 和1924年2月7日[7]的決議發行的,發行了10000、15000和25000盧布面值的紙幣。 而第一項決議也曾設想發行100、250、500、1000和5000盧布面額的紙幣,但從未實施。
鈔票上刻有俄文、白俄羅斯文、烏克蘭文、格魯吉亞文、亞美尼亞文和阿塞拜疆文,符合蘇聯憲法第34條的規定,以及1923 年版蘇聯國徽上有6條絲帶,上面寫著「各國無產者,聯合起來!」 所有紙鈔上都有蘇聯財政人民委員 G. Ya. Sokolnikov (Г. Я. Сокольникова)(1923-1926 年)和一名出納員的簽名。
這些紙幣與較早發行的1923年版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紙幣同時流通。
1924年貨幣改革期間,引進了以黃金為支撐的硬通貨,1923年樣式的盧布也於1924年2月15日開始停止發行[8]。新紙幣的兌換持續到 1924 年5月31日(在雅庫特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境內 - 則是直到1924年6月30日)[9],新舊兌換率為 50,000:1[10]。
匯率
從1971年至1988年期間,蘇聯官方蘇聯官方對盧布的平均估值約為 1美元兌0.74盧布。然而,在同一時期,黑市上的平均匯率約為 1美元兌4.14盧布。[11]。1980年代後期在改革下的經濟開放導致對盧布匯率更為現實的認可,具體如下:
1989年末,盧布針對特定用途(如境外旅行)進行了貶值。當時的官方標準匯率為1美元兌0.62盧布,但用於旅行等目的的特別匯率則調整為1美元兌6.26盧布[12]。
1990年11月,蘇聯引入了一種新的「商業匯率」,設定為1美元兌1.80盧布。與此同時,黑市上1美元的交易價格已上漲至約20盧布[13]。
1991年初,在1991年的貨幣改革失敗後,針對遊客的匯率被急劇貶值至1美元兌27.6盧布。按此匯率計算,當時蘇聯公民約330盧布的平均月工資,其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力僅相當於約12美元[14]。
1991年10月,盧布持續其下跌趨勢。在黑市上,1美元價值35至40盧布;而在政府組織的貨幣拍賣中,1美元的價格更是高達45至70盧布[15]。
到1991年12月初,即蘇聯正式解體前夕,盧布的市場匯率已跌至近1美元兌100盧布的水平[16]。
蘇聯官方的盧布美元兌換匯率,來源:[17]
Remove ads
廢止
國家 | 新貨幣 | 與蘇聯盧布的匯率 | 推出新貨幣日期 | 停止使用蘇聯盧布日期 | 註 |
![]() |
盧布 | 1 | 1992年 | 1993年7月 | 1998年1月1日,俄羅斯盧布以1000兌1重新定值 |
![]() |
卡本瓦那茲 | 1 | 1992年1月10日 | ? | 卡本瓦那茲(烏克蘭庫邦)1996年9月2日被格里夫納取代,兌換率為100000兌1 |
![]() |
盧布 | 10 | 1992年5月 | ? | 2006年1月1日,白俄羅斯盧布以1000兌1重新定值 |
![]() |
索姆庫邦 | 1 | 1993年11月15日 | 1993年11月15日 | 索姆庫邦為過渡貨幣,於1994年7月1日被索姆取代,兌換率為1000兌1 |
![]() |
堅戈 | 500 | 1993年11月15日 | ? | - |
![]() |
庫邦拉里 | 1 | 1993年4月5日 | ? | 「庫邦拉里」(格魯吉亞庫邦)是臨時貨幣,1995年10月2日被拉里取代,兌換率為1百萬兌1 |
![]() |
馬納特 | 10 | 1992年8月15日 | ? | 2006年1月1日,馬納特以5000兌1被重新定值 |
![]() |
塔龍那 | 1 | 1992年5月1日 | 1992年10月1日 | 「塔龍那」是臨時貨幣,1993年6月25日被立特取代,兌換率為100兌1。 立陶宛於2015年使用歐元 |
![]() (除 ![]() |
庫邦 | 1 | 1992年 | ? | 庫邦是臨時貨幣,1993年11月29日被列伊取代,兌換率為1000兌1。 |
![]() |
盧布 | 1 | 1994年 | ? | 2000年1月1日,德涅斯特盧布以1000000兌1重新定值 |
![]() |
盧布 | 1 | 1992年5月7日 | 1992年7月20日 | 拉脫維亞盧布是臨時貨幣,1995年10月2日被拉特取代,兌換率為200兌1。 拉脫維亞於2014年使用歐元 |
![]() |
索姆 | 200 | 1993年5月10日 | 1993年5月15日 | 直至2008年1月1日,索姆只發行鈔票 |
![]() |
盧布 | 100 | 1995年5月10日 | ? | 塔吉克因爆發內戰,是最後一個停止使用蘇聯盧布的國家。塔吉克盧布在2000年10月30日被索莫尼取代,兌換率為1000兌1 |
![]() |
馬納特 | 500 | 1993年11月1日 | ? | 2009年,土庫曼馬納特以5000兌1重新定值 |
![]() |
德拉姆 | 200 | 1993年11月22日 | ? | - |
![]() |
克朗 | 10 | 1992年6月20日 | 1992年6月22日 | 原與西德馬克掛勾 愛沙尼亞於2011年使用歐元 |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