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蛭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蛭石
Remove ads

蛭石又稱𥒓石,是一種天然、無毒的礦物質,在高溫作用下會膨脹的礦物。它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礦物,屬於硅酸鹽。其化學結構(Mg0.5,Ca0.5,Na,K)0.7(Mg,Fe,Al)3[(OH)2|(Al,Si)2Si2O10] · 4H2O(在化學結構中括號中的化學元素可以互相取代,但是與括號外的元素的比例是恆定的),其晶體結構為單斜晶系,從外形上它看上去像雲母。蛭石是一定的花崗岩水合時產生的。它一般與石棉同時產生。

事实速览 蛭石, 基本資料 ...

由於蛭石有離子交換的能力,它對土壤的營養有極大的作用。

2000年世界的蛭石總產量超過50萬噸。最主要的出產國是中國南非澳大利亞津巴布韋美國

Remove ads

名稱

蛭石在被高溫加熱時會不停地膨脹,由於這個動作很像是水蛭在蠕動,因此人們把這種石頭取名為「蛭石」。

形成和產地

在自然界裡在溫泉的溶液中由黑雲母等礦物產生。在自然界裡它們與土壤中的粘土混合在一起,而且無法從粘土中分出來。

蛭石在俄羅斯科拉半島南非美國均有出產。

結構

在結構上蛭石是混合的層狀的硅酸鹽晶體:

每兩層正離子組成的四面體晶體之間隔着一層八面體晶體,組成一個2:1的硅酸鹽層。在八面體晶體重正離子以離子為主。四面體晶體中離子與離子之間的比例為1:2至1:3。這導致四面體層中負電荷過剩。八面體晶體中的其它正離子(比如三價鐵離子取代二價的鎂離子)可以中性化部分這些負電荷。

總的來說蛭石的每個原胞有1.2至1.8個剩餘的負元電荷。每層之間的水化正離子補償這些多餘的負離子。隨硅酸鹽中正離子的不同成分、周邊大氣中的水汽分壓溫度蛭石的晶體層之間有不同的水量。

蛭石晶體層間的水量和相應的基層距離隨水汽分壓和溫度變化,但是這個變化不是持續的。基層距離擁有斷續的量。隨着溫度的提高和水汽分壓的降低蛭石的基層距離會階段性地縮小。

爭議

英國BBC製作人Margaret Heffernan於2015年12月曾公開指稱生產蛭石產生的灰塵使一座蒙大拿小鎮中的居民患上塵肺病。[1]

應用

  • 硅酸鈉一起用來:
    • 高溫隔絕
    • 防火層
  • 植物栽培的土壤調理劑
  • 隔溫
  • 充填物
  • 暖寶寶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