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蠕紋藍子魚

一种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蠕紋藍子魚
Remove ads

蠕紋藍子魚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藍子魚科的其中一,於1835年由法國動物學家 Achille Valenciennes首次正式描述為Amphacanthus vermiculatus,其模式產地為新幾內亞,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從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向東進入西太平洋,東至帛琉關島,南至萬那杜斐濟新喀里多尼亞澳洲海域,棲息深度0-20公尺,本魚體呈橢圓形且側扁,深度為其標準長度的1.9至2.2倍,頸背鼓起,每隻眼睛上方都有一個輕微的凹痕。深而鈍的鼻子也凸出,前鼻孔有一個凸緣,向後稍微加寬,背鰭前部有一個斜臥的脊椎[2],身體覆蓋著灰色和白色的複雜迷宮狀或網狀圖案,頭部有黃色斑塊,尾鰭上有斑點,背鰭硬棘13枚、背鰭軟條10枚、臀鰭硬棘7枚、臀鰭軟條9枚,硬棘具有毒腺,體長可達45公分,棲息在幼魚棲息在紅樹林,成魚棲息在島礁、潟湖,成群活動,以藻類為食,可作為食用魚和觀賞魚。

事实速览 蠕紋藍子魚,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