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裴子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裴子烈(?—586年),大士[註 1]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人,南陳官員。

生平

裴子烈為南梁員外散騎常侍裴猗子,年少時父親去世,裴子烈有志向和氣概。遇到南梁末年的政局動亂,裴子烈因此學習武藝,以勇猛著稱。多次跟隨吳明徹四處征戰,所到之處必定作為先鋒沖入敵軍陣地。南陳太建九年(577年)十月,吳明徹進攻北周,北周大將軍王軌前往救援。次年二月,北周軍隊越到越多,南陳的將軍們商議破壞堵水的土堤,掩護軍隊撤離,然後用船隻裝載馬匹退走,馬軍主將裴子烈說:「若破堰下船,船必傾倒,不如先遣馬出。」當時吳明徹背上長瘡,病得很重,蕭摩訶再次向他請求說:「今求戰不得,進退無路。若潛軍突圍,未足為恥。願公帥步卒、乘馬輿徐行,摩訶領鐵騎數千驅馳前後,必當使公安達京邑。」吳明徹說:「弟之此策,乃良圖也。然步軍既多,吾為總督,必須身居其後,相帥兼行。弟馬軍宜速,在前,不可遲緩。」蕭摩訶因此率領馬軍在晚上出發。同年二月二十七日(578年3月20日)吳明徹決斷土堤,乘水勢撤軍,希望從這裡進入淮河。到清口時,水越來越淺,水軍船隻被沉在清水河中的車輪所阻擋,無法通過。王軌率領周軍將他們包圍起來,並加以收縮,陳軍潰敗。吳明徹被北周捉住,三萬將士以及軍隊的器械物資都被北周吞併。蕭摩訶則率領八十名精銳騎兵在前面突圍,其餘的騎兵在後面跟隨,早晨時,到達淮河南岸,和將軍任忠周羅睺的軍隊得以保全回去[2][3]太建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580年1月18日)陳宣帝派平北將軍沈恪和電威將軍裴子烈鎮守南徐州,開遠將軍徐道奴鎮守柵口,前任信州刺史楊寶安鎮守白下[4][5][6]。後歷官電威將軍、北譙郡太守岳陽郡內史,封海安縣伯食邑三百戶。至德四年(586年)去世[7][8]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