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裴宣 (北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裴宣(454年—511年),字叔令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人,出自河東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洗馬裴,北魏官員。

生平

裴宣擅於辯論且見識廣博,很早就享有聲譽。裴宣很小時父親去世,侍奉母親和兄弟以孝友著稱。被舉薦為秀才後,裴宣前往京城,拜見司空李訢,與他從早上談到晚上,李訢嘆美不已。司空李沖有鑑別人才的能力,見到裴宣後很器重他[1][2]

魏孝文帝元宏初年,裴宣被徵召擔任尚書主客郎,與齊武帝蕭賾的使者顏幼明劉思效蕭琛范雲等人應對交接,轉任都官郎,升任員外散騎侍郎。魏孝文帝曾經召集和尚講說佛經,因此命令裴宣辯論,裴宣的辯論很有見識,受到魏孝文帝的稱讚。北魏遷都洛陽時,裴宣被任命為采材副將,因為奉命出使符合旨意,被授任司空諮議參軍。司空府解散後,裴宣轉任司州治中,兼任司徒右長史,又轉任司徒別駕,仍為長史。裴宣明智機敏有器局才幹,總理司州州府事務,沒有積壓的公事,人們都稱讚他[3]

魏宣武帝元恪初年,裴宣被授任太中大夫,兼領本郡中正,仍為別駕,又擔任司州都督,升任太尉長史。裴宣上書說:「自從遷都以來,凡是布陣作戰的地方,以及撤兵班師的道路,所有無人掩埋的屍骨,請命令各州郡檢驗掩埋。並命令送出士兵的鄉里,家中有人死於兵役的,讓他們都招魂,配祭先祖神靈,免除一年的租調,服役受傷的人,免除兵役。」朝廷聽從了裴宣的建議[4][2]

裴宣外任征虜將軍益州刺史。裴宣善於綏靖安撫,很得羌戎的人心。北魏收復晉壽,改設置益州,將裴宣所任職所在改為南秦州。先前,有陰平氐族頭領楊孟孫擁有數萬民戶,自立為王,勾結南梁,屢次成為邊境禍患。裴宣於是派遣使者招撫,曉之以禍福,楊孟孫感恩,當即派兒子拜謁裴宣。武興氐人姜謨等一千餘人上書乞求朝廷延長裴宣的任期,魏宣武帝稱讚裴宣[5]

裴宣家族世代以儒學為業,常常仰慕清廉退讓,經常感嘆的說:「以賈誼的才能,在漢文帝的時代,沒有做到公卿,難道不是運氣嗎?」裴宣於是對親戚和賓客說:「我原本是民間人士,素來沒有治理人世的志向,只不過隨着朝廷文書的推移到了這個位置。在雙親去世後才做官接受俸祿,有學問不能光大國家,尊仰先哲。可以回故鄉了。」裴宣於是上表辭官,魏宣武帝不答應,裴宣於是作《懷田賦》以表示心志。永平四年(511年),裴宣生了重病,魏宣武帝派遣太醫乘驛站馬匹探視,並賜給御藥。裴宣一向了解陰陽算卦的學問,自從患病就知道起不來了,自己算定了死亡的日期,果如其言,當時虛歲五十八。魏宣武帝為裴宣哀悼嘆息,贈予左將軍豫州刺史,諡號,很快改諡號為[6][7]

Remove ads

家庭

父親

  • 裴駿,北魏假給事中、散騎常侍、聞喜康侯

兄弟

  • 裴修,北魏中大夫,兼祠部尚書
  • 裴務,州主簿

兒子

  • 裴敬憲,北魏太學博士
  • 裴莊伯,北魏臨淮王記室參軍
  • 裴獻伯,東魏殿中尚書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