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裴景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裴景融(495年—546年),字孔明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人,出自河東裴氏的中眷裴第三房,北魏、東魏官員,裴叔義的長子。

生平

裴景融專心好學喜歡寫文章。正光初年,裴景融被舉薦為秀才,對策考試名列前茅,出任太學博士永安年間,秘書監李季凱表奏裴景融才學出眾,稟告皇帝后任命裴景融為著作佐郎,裴景融略微升任輔國將軍諫議大夫,仍然兼領著作佐郎。魏孝武帝時期,朝廷議論魏孝莊帝諡號,裴景融建議的諡號得到認可和施行。當時魏孝武帝詔令編撰《四部要略》,命令裴景融負責,最後卻沒有完成。元象年間,開府儀同三司高岳徵召裴景融擔任錄事參軍。當時裴景融的弟弟裴景龍和裴景顏被彈劾送到廷尉監獄,裴景融在考選時,吏部擬任命他出任一郡太守,卻被御史中丞崔暹彈劾,崔暹稱裴景融他貪財昧利苟且進取,裴景融於是被免職。武定四年(546年)冬,裴景融因病去世,虛歲五十二。裴景融為人謙和退讓,廉潔謹慎,與世無爭,雖然才能與學問不相稱,但他孜孜以求,勤編苦寫,作品很多,只是有見解的不多。裴景融創作的文章,另有專集,他還創作了《鄴都賦》和《晉都賦》[1][2]

Remove ads

家庭

曾祖

  • 裴三虎,北魏義陽郡太守[3]

父親

  • 裴叔義,北魏司空從事中郎

兄弟姐妹

  • 裴伯茂,東魏中軍大將軍、中書侍郎
  • 裴景龍
  • 裴景顏,東魏司空長史、保城子

子女

  • 裴孝才,第二子,過繼給裴伯茂,北齊中書舍人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