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拉德環形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拉德環形山(Szilard)是月球背面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型撞擊坑,形成於前酒海紀時期[1],其名稱取自提出核連鎖反應理論並在二戰期間參與原子彈研發的科學家,匈牙利裔美國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1898年至1964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採納[2]。在此之前,該環形山曾被臨時稱為"撞擊坑 116"[3]。
描述



該環形山西北與焦爾達諾·布魯諾隕石坑相鄰,再往後是巨大的哈爾赫比環形山;東北靠近薩姆納環形山、東面與哈里奧特環形山相望、東南坐落着賽弗特環形山、埃斯平環形山位於稍遠的東南偏南處、西南則橫亙着里查孫環形山。沿西拉德環形山東北延伸着薩姆納鏈坑,而阿爾塔莫諾夫鏈坑則綿延在它的南面[5]。 該環形山的中心月面坐標為33.71°N 105.78°E,直徑127.2公里[6],深度2.9公里[1]。
西拉德環形山因存續期漫長而磨損嚴重,其外觀已因撞擊而改變。坑壁平坦並重疊着眾多小隕坑,東南壁坐落着衛星坑"西拉德 H",來自焦爾達諾·布魯諾隕坑射紋線橫貫坑底表面,隕坑內分布有一些杯狀隕坑,西部地表較為崎嶇、而東部略為平坦。
該環形山位於月球背面,從地球上無法直接看見。
Remove ads
衛星隕石坑
按照慣例,最靠近西拉德環形山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