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謝爾蓋·帕拉贊諾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谢尔盖·帕拉杰诺夫
Remove ads

謝爾蓋·約西福維奇·帕拉贊諾夫[註 1](1924年1月9日—1990年7月20日),電影導演,出生於蘇聯時期的喬治亞首府,父母皆為亞美尼亞族。他拍攝的電影風格特殊,他不拍攝自然鏡頭,而是以一幕一幕的表演型式,讓演員以不自然的動作做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賦予電影強烈藝術性與詩意。[1]他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電影導演之一[2]

事实速览 謝爾蓋·帕拉贊諾夫, 導演 ...
Remove ads

早期經歷

謝爾蓋·帕拉傑諾夫出生於前蘇聯格魯吉亞首府第比利斯,他的父母都是亞美尼亞人。由於父母在藝術方面的涵養,帕拉傑諾夫幼年就接觸了藝術。1945年,他進入莫斯科全聯盟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學習,師從伊戈爾·薩烏琴科和亞歷山大·杜甫仁科

1950年,帕拉傑諾夫與他的第一任妻子妮扎爾·科里莫娃在莫斯科結婚。科里莫娃來自一個韃靼穆斯林家庭,為了嫁給帕拉傑諾夫,她皈依了東正教。這種行為招致了悲劇性的後果:她的親人為了報復她皈依東正教的舉動而將她殺死。在妻子的悲劇發生之後,帕拉傑諾夫離開了俄羅斯,來到烏克蘭基輔,並在那裡製作了數部紀錄片和一些以烏克蘭和摩爾多瓦民間故事為藍本的劇情片。1956年,他與斯維特拉娜·切爾巴丘克結婚,他們的兒子在1958年降生。

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風格的決裂

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少年時代》對帕拉傑諾夫電影天分的覺醒有着巨大的影響。1964年,他放棄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風格,轉而導演了充滿詩意色彩的《被遺忘的祖先的陰影》,這是他的第一部完全依個人靈感而創作的電影,為他在國際影壇上贏得了許多榮譽,也成為了他的成名作。影片天才的運用了色彩、服飾、音樂和鏡頭等元素,重現了一個被遺忘的世界(烏克蘭喀爾巴阡山區)。儘管這部影片獲獎累累,甚至被人拿來與愛森斯坦的《波坦金戰艦》相比,它還是沒有通過蘇聯當局的審查。由於帕拉傑諾夫拒絕對自己的作品做出修改,他也被列入了黑名單中。

此後,帕拉傑諾夫離開了基輔,回到了母邦亞美尼亞。在惡劣的條件下,他於1968年以低成本攝製了他的代表作《沙益-挪瓦[3]。蘇聯審查機構以影片含有煽動性內容為理由將影片禁映。而帕拉傑諾夫則修改了腳本,並將影片改名為《石榴的顏色》。全片幾乎沒有台詞,卻將靈魂與藝術融合起來,創造出不可思議的魔術般的意境,成為了他最富象徵意義的巔峰作品。

Remove ads

入獄與晚期作品

1973年12月,在蘇聯當局逐漸懷疑帕拉傑諾夫具有叛逆性的癖好(尤其是雙性戀)之後,當局終於以「強姦一位共產黨員,及傳播淫穢物品」的罪名判決其到西伯利亞勞改營服五年苦役[4]。在判決前三天,塔爾科夫斯基曾向烏克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致信說:「在過去的十年,謝爾蓋·帕拉傑諾夫只拍攝過兩部電影:《被遺忘的祖先的陰影》和《石榴的顏色》。它們先是影響了烏克蘭,然後波及蘇聯全國,最後影響了全世界。在藝術領域,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替代帕拉傑諾夫。他有罪--因他的獨一無二而有罪。而我們也有罪,因我們沒有每日念及他、沒有發現一個大師之重要而有罪。」

一群折衷的藝術家、電影人和社會活動家也為帕拉傑諾夫而抗議,其中包括了伊夫·聖洛朗佛蘭西絲·莎崗尚盧·高達法蘭索瓦·楚浮布紐爾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塔爾科夫斯基米哈伊爾·瓦爾塔諾夫俄語Вартанов, Михаил Мартиросович,然而收效甚微。帕拉傑諾夫最終服刑四年,提前一年獲釋。他後來將他的提前獲釋歸因於法國超現實主義詩人路易·阿拉貢、其妻俄羅斯人艾爾莎·特里奧萊和美國作家約翰·厄普代克的努力[3]。很可能是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與阿拉貢等人在會談以後,阿拉貢提出的請求[4]。帕拉傑諾夫在獄中創作了大量的小雕塑、繪畫和拼貼畫,其中許多後來在埃里溫展出。回到第比利斯以後,蘇聯當局的監視使帕拉傑諾夫難以繼續進行電影創作,他轉而繼續他在獄中的藝術創作,包括拼貼畫、抽象畫和縫製玩具和服裝。

1982年2月,帕拉傑諾夫再次入獄,罪名是賄賂。服刑不到一年,他就因健康情況惡化而被釋放[4]。1984年,隨着蘇聯解凍時期的到來,帕拉傑諾夫創作電影的熱情又重新激發。在一些格魯吉亞知識分子的鼓勵下,他導演了《蘇拉姆城堡的傳說》,並獲得許多榮譽。1988年,他又以萊蒙托夫的作品為藍本,導演了《游吟詩人》(《阿席·凱力》),他將這部電影獻給了他的好友塔爾科夫斯基以及全世界的兒童。

在晚年,他將餘力全部投入了最後的大作當中去,然而他的健康狀況卻不斷惡化。1990年7月20日,帕拉傑諾夫在亞美尼亞埃里溫去世,享年66歲。他的作品最終沒能完成,同樣未完成的還有他的自傳。

在他去世後,費里尼、托尼諾·古埃拉羅西阿爾貝托·摩拉維亞朱麗葉塔·馬西那馬切洛·馬斯特羅亞尼貝爾托魯奇等人都表示了哀悼。在一封發往俄羅斯的電報中寫道:「世界影壇失去了一位魔術師。」

影響

儘管曾在著名的格拉西莫夫電影學院學習電影,帕拉傑諾夫實際上是在看過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少年時代》之後才發掘出自己在電影上的天才的。帕拉傑諾夫有着眾多的崇拜者,但就像許多電影大師一樣,他獨特的銀幕語言使他難以有追隨者。他曾說過:「想要模仿我的人將會迷失方向。」不過,仍有像安哲羅普洛斯貝拉·塔爾這樣的導演將電影作為與文學相對的視覺媒介,走着和帕拉傑諾夫類似的藝術道路。亞歷克塞·科羅丘科夫評價:「帕拉傑諾夫的電影並不是為了展現事物為如何,而是要展現假如他是上帝,事物將會為如何。」

作品列表

劇情長片

更多信息 年份, 中文譯名 ...
Remove ads

短片/紀錄片

更多信息 年份, 中文譯名 ...
Remove ads

備注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