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變韌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貝氏体(英語:Bainite),也譯作變韌鐵,是合金鋼在熱處理時形成的一種顯微組織組成物,是由沃斯田鐵在波來鐵溫度範圍以下和馬氏體點(麻田散鐵轉變開始的溫度)以上的溫度範圍內分解而成的肥粒鐵和雪明碳鐵的混合體[1]。最早由埃德加·貝恩等人描述,故名。

貝氏體分為兩種,在較高溫度(350~550℃[2])形成的稱「上貝氏體」,其組織在光學顯微鏡下呈羽毛狀;在較低溫度形成的稱「下貝氏體」,其組織在光學顯微鏡下呈針狀或竹葉狀。貝氏體由於碳化物顆粒周圍受腐蝕而變得比較粗糙,故在顯微鏡下呈黑色[3]。
目前貝氏體的轉變機制尚存爭議,目前主要有「切變學說」和「擴散學說」兩個學派[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