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諾克文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諾克文化(英語:Nok culture)或諾克文明(英語:Nok civilization)[1], 是鐵器時代的文化,約公元前500年—公元200年存在於尼日利亞喬斯高原。[2]1928年於一個小錫礦村發現一些具有相似點的人工製品,出土範圍東西達480公里,南北約320公里。以動物塑像和刻板的泥人塑像(大多為頭像)為主要代表,眼睛呈橢圓形或三角形,頭像上穿孔,是典型的形制。此外有鐵器、石斧和其他石器以及石質裝飾品。[3]
外部連結
- 諾克文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簡體中文)
- 諾克赤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簡體中文)
- 諾克雕塑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簡體中文)
- 諾克赤陶雕塑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簡體中文)
- 非洲考古學與植物考古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考古科學研究所(德文)
- 尼日利亞的諾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探索諾克之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式英語)
-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諾克赤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美式英語)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