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谷鍾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谷鍾秀 (1874年—1949年12月25日 ),字九峰,直隸定縣(今屬河北省定州市)東馬家寨村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屬政學系。

生平

谷鍾秀生於定州馬家寨。少年時,就讀於保定蓮池書院,為優貢生。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考入京師大學堂。肄業後,留學日本。回國後,曾任直隸總督署秘書。
辛亥革命爆發後,谷鍾秀成為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直隸代表,參與創建南京臨時政府。1912年,成為南京臨時參議院參議員。1913年,擔任憲法起草委員,負責起草憲法,10月,脫離國民黨,加入民憲黨。1914年,國會解散,谷鍾秀到上海創辦《中華新報》,和歐陽振聲創辦泰東圖書局並任總編輯。1916年,參加護國戰爭。袁世凱去世後,任段祺瑞內閣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1917年辭職。1922年國會第二次恢復時,谷鍾秀仍擔任議員,並且是政學會領導人之一。1923年,任收回鐵路籌備處總辦。[1]1925年,谷鍾秀辭職到天津閒居。

1933年,谷鍾秀參加馮玉祥組織的抗日同盟軍。[2]1935年12月,被國民政府起用為河北省政府委員兼井陘礦務局局長。1938年6月,升任河北省民政廳廳長,直到1939年2月。抗日戰爭結束後,被選為北平市臨時參議會參議長。1949年12月25日在北京病故。
Remove ads
著作
- 谷鍾秀,《中華民國開國史》,泰東圖書局,1914年
- 山上萬次郎,《最近統合外國地理》,谷鍾秀編譯,河北譯書社,1907年
參考文獻
外部鏈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