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豪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豪強是指規模較大的地方勢力和家族團體,源自漢朝時對一些影響力較大的鄉紳的稱呼。勢力強大的豪紳自古就有,其中一些本身是官方賜予食邑貴族官僚士族,另一些雖然是無官無祿的平民但占有大量土地和財富,手下還控制著不少依附於其私有土地維持生計的勞動力人群(佃客)和受其僱傭的門客,其中許多是可用作私人武裝部曲打手殺手)的壯丁流民遊俠傭兵

豪強雖在名義上不是官僚制度的一部分,但在「皇權不下縣」的時代是地方政府賴以協作的地方自治勢力,因此在基層有着很大的話語權。同時,豪強還可通過行賄獻金聯姻私交的方式與當地(甚至中央)的官員吏員建立人脈網絡利益鏈,從而得到政治和法律上的保護,並在政策上優先獲得有利的安排(比如可以民營企業的身份參與從事冶鐵煮鹽鑄錢等有壟斷暴利的工商業活動),甚至可以逃避納稅徭役[1],最終成為地方上實際的特權階級。有些豪強則會成為黑社會利用自己的財力和私人武裝強行兼併破壞其他平民不動產,並指使或縱容自家的族人、門客和僕從隨意霸凌其他鄉民、奴役販賣人口、從事綁架搶劫勒索姦淫鬥毆謀殺或窩藏罪犯等違法行為[2],甚至公然抗稅或對抗官府執法[3],成為實際意義上「天高皇帝遠」的土皇帝。

在主要奉行奴隸制封建制先秦時期,地方豪強通常是擁有世襲封地的王親貴族,比如著名的戰國四公子秦朝統一天下後廢除封地推行郡縣制,地方豪強變成了自由民,主要是些積累了頗多資產地主西漢建立初期為了安撫反秦起義的諸方勢力,實施了分封—郡縣混合併行的國家制度,加上文景之治時期為了休養生息奉行道家無為而治」的小政府政策,使得地方豪強林立。漢武帝登基後推崇外,在削藩的同時為了鞏固中央集權也必須遏制豪強的膨脹,就藉着修建茂陵關東的豪強勢力遷徙到關中,同時任用酷吏審查並誅殺了不少豪強[1](其中包括著名的遊俠郭解)。東漢時,因為光武帝是依賴南陽河北兩地的豪強支持才得以推翻新朝並登基大位,不得不妥協讓利,豪強除了在地方有影響力,還在各級政府中擔任官職。東漢時崇尚儒學,一些豪強也開始學習儒家經典以便文職,並且開始利用察舉制的相互推薦壟斷仕途,逐漸演變成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皆有實力的門閥大族[3][2]。這些豪強大族對國家政治經濟的壟斷一直延續到了隋唐時期,直到科舉制的普及和黃巢之亂白馬驛之禍關隴大族的大規模屠殺才被終結,但鄉紳作為壟斷地方的特權階級一直到清朝雍正推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攤丁入畝並通過文字獄政治迫害打壓地方勢力才受到重創。但晚清各地民亂紛起,特別是太平天國捻軍之亂後地主士紳紛紛開始操辦團練鄉勇,對辛亥革命最終推翻帝制起了頗大的推動作用,其中一些士紳在民國時期重新崛起成為能滲透軍、政、文、商各界的「土豪劣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些豪紳被中共視為剝削階級,在土地改革中被批鬥並沒收土地財產,在後來的文化大革命中被基層民主自治人民公社徹底取締,但在改革開放後以私人企業家為核心的民間團體開始再次興起,其中一些甚至勾結地方政府和執法機構中的人員獲取保護傘成為不利於維穩村霸和黑社會,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主要嚴打對象。

Remove ads

另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