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貝尼哈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貝尼哈桑(阿拉伯語:بني حسن)是一座古埃及墓地,位於現代明亞以南約20公里(12英里),處於被稱為中埃及的地區,即艾斯尤特和孟菲斯之間的區域。 [1]:120
雖然貝尼哈桑遺址有一些古王國時期的墓葬,但其主要使用於中王國時期,即公元前21 世紀至公元前 17 世紀(青銅時代中期)。 [2]:8
墓地南面有一座由哈特謝普蘇特和圖特摩斯三世建造的神廟,供奉當地女神帕克特。 [1]:128這座神廟被稱為被稱為阿耳忒彌斯洞穴,因為希臘人將帕克特與阿耳忒彌斯聯繫起來,並且這座神廟建於地下。
墓地
中王國時期的行省總督繼續沿襲第一中間期的傳統,被安葬於當地裝飾精美的石墓中,例如貝尼哈桑墓地。 [2]:101有證據表明第十二王朝時期政府體系進行了重組。在第一中間期和中王國時期的某些時期,省長(負責監管指定區域的官員)通常是世襲職位;精英階層不在像古王國時期那樣依賴法老來使他們的權力合法化。然而在第十二王朝,省長的權力開始限制,省長由法老任命或者至少需要得到法老確認。
這裡有39座中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1至19世紀)的古代陵墓。這些陵墓屬於奧里克斯諾姆(Oryx nome)的總督,他們的統治中心位於赫貝努(Hebenu)。由於西側是懸崖,這些陵墓被建在東岸。這裡的墓地存在着空間分布,並包括兩個墓區:上層墓區和下層墓區。這一分布與逝者所擁有的不同等級的資源相關;最重要的人物被埋葬在懸崖頂部附近。 [3]:80下層墓地中有 888 座豎井墓,可以追溯到中王國時期,並由約翰·加斯唐 (John Garstang)發掘;這些墓葬大多具有相似的通用設計。在豎井底部(朝南)有一個小型墓室或凹室,用於放置棺材和陪葬品。 [4]:45
在上層墓區,精英階層建造了宏偉的墳墓,以彰顯他們作為奧里克斯諾姆(上埃及第 16 個諾姆)統治者和官員的社會與政治地位。省級精英被埋葬在省會附近的上層墓區中,這些高大華麗的陵墓雕刻於石灰岩懸崖上。陵墓沿着南北軸線排成一列。懸崖上的自然岩層有一道小裂口,將三十九座高階墓葬分成兩組。 [5]:25這些精英墓葬的基本設計包括一個外庭院和開鑿岩石建成的柱廊式房間(有時稱為禮拜堂),其中有一條通往墓室的豎井。
一些較大的墓葬刻有傳記銘文,並繪製了日常生活和戰爭場景,並以精美的繪畫質量而聞名。儘管19世紀曾有幾幅畫作被複製,但其中許多場景的保存狀況不佳。[6]:1891891年,當時還是青少年的霍華德·卡特花了一個季度的時間,為其中一些場景繪製了水彩畫。[7]:2020 年,馬丁·博馬斯 (Martin Bommas)在屬於第一中間期總督巴克特二世(Baqet II)的BH33 號墓中,鑑定出墓室的四面牆壁上都刻有僧侶體的金字塔文本和棺材文本,作為墓主人的儀式手冊[8] 。這一發現於 2022 年出版,標誌着人們對古王國滅亡後金字塔文本傳播的研究取得了突破。
Remove ads
著名墓葬

39座陵墓中有4座向公眾開放。其中值得注意的陵墓有:
- 2號墓 – 阿蒙涅姆赫特(Amenemhat),被稱為阿蒙尼(Ameny),辛努塞爾特一世時期的諾姆總督(可參觀)。
- 3號墓 – 庫努姆霍特普二世 (Khnumhotep II),因其描繪的閃米特商隊而聞名(可進入)。
- 4號墓 – 庫努姆霍特普四世 (Khnumhotep IV),第十二王朝後期的總督(已關閉)。
- 13號墓 – 庫努姆霍特普 (Khnumhotep),第十二王朝時期的王家書記員(已關閉)。
- 14號墓 – 庫努姆霍特普一世,阿蒙涅姆赫特一世時期的總督(已關閉)。
- 15號墓 – 巴克特三世,因其描繪的摔跤技巧而聞名,是已知最早的古代描繪之一。
- 17號墓 – 凱蒂(Khety),第十一王朝時期的總督,巴克特之子;因描繪了可能的球類運動而聞名(可進入)。
- 21號墓 – 納赫特(Nakht),第十二王朝時期的總督(已關閉)。
- 23號墓 – 內特傑納赫特(Netjernakht),第十二王朝東部沙漠的監督者(已關閉) 。
- 27號墓 – 拉穆申提(Ramushenti) ,第十一王朝時期的總督(已關閉)。
- 29號墓 – 巴克特一世,第十一王朝時期的總督(已關閉)。
- 33號墓 – 巴克特二世,第十一王朝時期的總督(已關閉)。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