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赤峰天主教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42°16′49″N 118°57′54.4″E 赤峰耶穌聖心堂,通稱赤峰天主教堂,位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二道街10號,建於1930年代,是天主教赤峰教區的主教座堂。現為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19世紀後半葉,天主教會在赤峰地區傳教初期,以農村傳教為重心,赤峰城內僅在二東街(今紅山區二道街東端)北側設有幾間公所,供來往傳教士住宿。義和團運動期間,公所被毀,傳教士被驅逐[1]。1901年辛丑條約後,教會利用庚款征占土地,在二東街北側擴建成教會大院,包含一座教堂和11間神父住宅。教堂屬東蒙古代牧區,由比利時聖母聖心會管理。此後,教會先後在附近修建開辦華峰學校、修女院、小修道院、育嬰院、診所等設施。[2][3]
1932年,赤峰代牧區設立,中國籍主教趙慶化任代牧,同年(一說1934年[4])主持建設新教堂,1939年建成[1](一說1937年建成[5])。1949年,赤峰代牧區升格為赤峰教區[6],赤峰天主教堂為赤峰教區主教座堂[4]。1947年,解放軍第二次接管赤峰後,天主教會神職人員撤離赤峰,教產充公[2][3]。教堂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初曾為昭烏達盟醫院住院處[7]。1964年四清運動及1966年「文革」爆發導致宗教活動完全停止[2],「文革」期間教堂曾遭破壞[5]。1981年,天主教赤峰教區恢復活動,並教堂將收回、修復[4]。2006年9月4日,赤峰天主教堂列入第四批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8]。
Remove ads
建築特色
赤峰天主教堂為一座哥特式建築,面積462平方米[5],磚木結構,南北長38.5米,東西寬12米,可容納800人活動。鐘樓高30餘米[5],裝有比利時製造的大鐘[9]。教堂建成後曾是赤峰城內的最高建築,也是附近的地標式建築[3]。
圖集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