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赫爾曼·雷克納格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赫尔曼·雷克纳格尔
Remove ads

赫爾曼·雷克納格爾(德語:Hermann Recknagel,1892年7月18日—1945年1月23日)是納粹德國步兵將軍,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曾獲得橡葉佩劍騎士鐵十字勳章[1]

事实速览 赫爾曼·雷克納格爾, 出生 ...

家庭

1892年7月18日,雷克納格爾出生在位於蘭佩河(Lempe)河畔的霍夫蓋斯馬爾鎮,父母分別是阿道夫·雷克納格爾(Adolf Recknagel)和瑪麗亞·雷克納格爾(原姓馮·霍夫),家中經營着一間磨坊。[2]

生平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3年9月25日,雷克納格爾在完成基礎學業後,成功通過了筆試考核,以候補軍官的身份加入當時駐紮在霍夫蓋斯馬爾的第83「馮維蒂奇」步兵團服役。1914年8月6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雷克納格爾被提拔為少尉兼排長,並跟隨第83步兵團調往西線戰場作戰。1914年底,該團又轉移部署至東線戰場。1918年4月18日,雷克納格爾因為在東線戰場的英勇表現晉升為副團長,獲授中尉軍銜。[3]

兩戰期間

一戰結束後,雷克納格爾遭到解職。幾經思索後,他選擇加入了當時喬治·梅爾克在德國組建的的自由軍團。1919年6月,自由軍團被整合編入魏瑪共和國國防軍,整編後改名為魏瑪共和國國國防軍第16旅,雷克納格爾所在的連隊隸屬於魏瑪國防軍第16旅的第32步兵團。[4]

在此之後,雷克納格爾經歷了多輪的調任。1920年10月1日,雷克納格爾被調至哈爾伯施塔特的國防軍第12步兵團。1921年擔任副團長。1921年10月1日至1922年9月30日,他又轉任德累斯頓第4炮兵團的訓練教官兼副團長。1922年10月1日,雷克納格爾再次回到第 12步兵團服役,並於1923年11月1日重新擔任該團的副團長。[5]期間,雷克納格爾於1924年10月28日在博伊維茨鎮與卡羅拉·馮·赫茨伯格(Carola von Hertzberg)結婚。1926年10月1日,雷克納格爾晉升為上尉。1928年4月1日,他開始擔任第12步兵團第14連連長,1930年調至奎德林堡團第7連擔任連長。[6]

1934年8月1日雷克納格爾成功晉升少校,1934年10月1日他就被任命為格洛高步兵團第2營營長,1935年10月15日該團更名為第54步兵團,雷克納格爾也結束了長達15年的職位更迭。[7]1937年3月1日,他被提拔為中校。

Remove ads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不久,雷克納格爾被任命為第54團​​的團長。他指揮的第54團被編入第18步兵師,參與了最初爆發的波蘭戰役,主要是布祖拉戰役和華沙圍攻戰役。1940年2月1日,雷克納格爾晉升成為上校。1940年5月起,雷克納格爾率領部隊前往西線參加了法國戰役。1940年8月5日,第18步兵師成功攻克敦刻爾克,雷克納格爾因此獲得騎士鐵十字勳章[8]

法國戰役結束後,第54團被部署轉移到東部,為即將進行的巴巴羅薩行動做準備。1941年6月,該團順利到達指定戰略地點。1941年7 月15日,雷克納格爾在烏克蘭文尼察附近作戰時受傷。1942年1月1日,在傷勢康復後,雷克納格爾受命擔任第111步兵師副師長。1942年5月1日,他被任命為該師師長,同時晉升少將。一年後,他又於1943年6月1日晉升為中將。[9]1943年的夏季攻勢結束後,第111步兵師已經順利挺進了高加索地區,但由於隨後來臨的冬季(俄羅斯寒冷的氣候和補給線的斷裂),導致突破行動變得遲滯。莫斯科戰役德軍失利後,雷克納格爾得到了全軍後撤的命令,他順利地帶領第111步兵師穿過亞速海的冰層撤回了指定的戰線。但在蘇聯頓涅茨盆地行動期間,先前撤退到塔甘羅格以北的數支德軍師被圍,[10]其中便包括第111步兵師。1943年8月15日至31日期間,雷克納格爾受命指揮包圍圈內的部隊,並成功帶領他們脫離了包圍圈。1943年11月6日,因其在突圍時的出色指揮,德軍總參謀部決定為他頒發橡葉騎士十字勳章[11]

1943年10月30日,雷克納格爾被短暫調去領導與訓練預備隊。1943年11月15日他被調至陸軍最高司令部(OKH)的第一特別參謀部(東部作戰部),並一直領導該部門直至1944年2月25日。1944年3月,雷克納格爾接手第42軍並對它進行重組。同年4月28日,他被任命為第42軍副司令,6月15日,他被提拔為司令。[12]1944年7月1日,雷克納格爾成功晉升為步兵上將,同時擔任第332軍司令。1944年8月上旬,蘇軍利沃夫-桑多梅日行動開始,雷克納格爾指揮的第322軍成功擊退了試圖越過維斯瓦河的蘇聯坦克部隊。[12]1944年10月23日,由於這一戰的指揮得當,雷克納格爾得到了1941版鐵十字勳章中的最高榮譽——橡葉佩劍騎士鐵十字勳章。[13]

Remove ads

犧牲

在此之後,雷克納格爾所率領的所以部隊——第72、第88、第291和第342步兵師——均被編入第17集團軍,參與1944/45年冬季抵禦蘇聯紅軍的進攻。該集團軍從1945年1月12日開始便遭到攻擊,僅僅幾天之內就被蘇軍的攻勢幾乎全殲。[14]在蘇軍組織的維斯瓦-奧得河行動衝擊下,雷克納格爾率領剩餘部隊首先試圖與凱爾采附近的第二十四裝甲軍(瓦爾特·內林將軍)取得聯繫並獲得支援。儘管他們很快就恢復了與德軍前線的聯繫,但因為此時德國的戰線已經被突破到了維斯瓦河西岸,早已無力支援,導致雷克納格爾的部隊很快便被包圍殲滅,雷克納格爾也在戰鬥中犧牲。[14]

塞繆爾·馬奎斯撰寫的《德軍崛起》中聲稱雷克納格爾於1月15日被敵軍的手榴彈炸死。[15]事實上,該軍團的指揮部早已在戰鬥中被摧毀,作為軍團指揮官的雷克納格爾實際上於1945年1月23日被彼特里考托馬舒夫·馬佐維茨基當地的游擊隊擊殺。[1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