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瑪哈希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瑪哈希力蒙古語ᠮᠡᠷᠭᠡᠱᠢᠷ西里爾字母Мэргэшир;?—?),或作瑪哈希瑞Мэрэгшир),漢名趙文儒蒙古族奉天省彰武縣蘇魯克(後設蘇魯克旗,今屬遼寧省阜新市)人,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政治人物。[1]

生平

1926年,經旅京蒙古族大學生倡議,蒙藏學校蒙古族同學支持,成立了蒙古旅京學生會,於1926年9月在北京蒙藏學校大禮堂舉行了會員大會。出席大會的有180餘人。大會討論並通過了蒙古旅京學生會會章,會章之主要宗旨為:「以敦睦鄉誼,團結互助,切磋砥礪,發奮讀書,為復興蒙古民族而共同奮鬥。」大會選出了北京師範大學陳封(蒙古名「那木海扎布」)、經天祿(字革陳),北京大學亢仁任秉均中國大學康濟民朝陽大學關蔭南蒙藏學校的趙文儒(蒙古名「瑪哈希力」)等15人為執行委員,組成了蒙古旅京學生會執行委員會。[2]

瑪哈希力是布和賀喜格蒙古文學會最初的成員。曾經參加過1934年成立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1937年10月被任命為蒙古聯盟自治政府總務部法制處處長。[1]他還被任命為蒙古聯盟自治政府下屬的錫林郭勒盟公署民政廳廳長。[3][4]

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德穆楚克棟魯普打算離開北平時,其舊部瑪哈希力(趙文儒)等人在北平東安市場「森隆」西餐館宴請德穆楚克棟魯普。[5]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