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趙明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趙明新(1914年2月—1967年1月),原名趙杏村。曾化名李明、趙辰一,出生於山東省樂陵縣古樓張村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
少年時在家鄉讀完小學,1928年春來到濟南。同年5月3日,日軍侵占了濟南,爆發「濟南慘案」,隨後返回家鄉[1]。同年夏,考入樂陵縣中學,後因領導學生反對校方限制學生民主活動而被校方開除學籍[2]。1930年夏,他考入北平私立藝文中學,並參加了「左聯」、「反帝大同盟」、「互濟會」等組織。1931年8月,他參加共青團,並任團支部書記。九一八事變後,作為藝文中學的學生代表,參加北平「學聯」,並被選為組織部負責人之一。11月,北平學聯組織「學生南下請願團」,赴南京向國民黨政府請願,要求取消消極抗日。他組織發動並領導藝文中學的學生參加南下請願團[2]。
1932年2月,他受中共地下黨組織派遣到天津寶紗廠,以工人身份為掩護做地下秘密工作。他同陳少敏配合,發動工人罷工,組織工人到天津社會局請願,反對工廠開除工人。同年,他任天津團市委委員兼青工部部長[1]。8月25日,為掩護其他黨員而被逮捕,判刑5年,押於天津第三監獄,後轉到北平第一監獄。1935年5月,因拒絕與國民黨合作,而被轉到北平軍人反省分院(即草嵐子監獄),並結識薄一波、劉瀾濤、安子文、楊獻珍等人。同年8月,在獄中由劉子久、韓鈞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1936年10月20日,經中共地下黨營救出獄。隨後返回山東省,歷任中共山東省委特派員[2]。
Remove ads
1937年2月至5月,任魯北特派員。1937年5月,任中共山東濟南市委書記,魯北特委委員兼宣傳部長。1937年10月,中共山東省委先後派出姚仲明、廖容標以及趙新明奔赴長山縣,以長山中學(校長馬耀南)為立足點,開展抗日運動[3]。12月26日,四人領導發動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姚仲明任政委、趙明新任政治部主任[4]。1938年6月,由五軍發展起來的6個團1個營被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趙明新任三支隊政治部主任兼清河特委宣傳部長,後又調任新建的中共淄博特委書記[2]。1939年8月,被選為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40年10月,輾轉抵達延安,並參加了整風運動[5][3]。1943年4月,隨後留在中央黨校工作,任中央黨校第二部組教科副科長。1944年1月,受中共中央派遣,回山東根據地,任膠東區黨委常委兼組織部長、華東黨校第四部主任[3]。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向長江以南地區進軍。他調任蘇南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後升任蘇南區黨委第二副書記[6]。
1952年9月,調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上海市人事局局長。1954年,調任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任黨委書記。數年後生產出解放牌汽車、東風牌汽車和紅旗轎車[2]。
1965年9月,他調任中國科學院華東分院院長兼黨委書記[3]。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年8月,康生、江青挑起「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意圖打擊劉少奇一派幹部。同年11月,南下的南開大學、吉林師範大學紅衛兵及長春一汽的造反派先後找到趙明新糾纏此事,當時華東局書記處書記魏文伯為此解釋。1967年一月風暴後,張春橋支持中科院華東分院各造反派奪權,趙明新首當其衝。但因他身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被批鬥入醫院。1月14日,「革命造反團」強迫醫生開具出院證明,並扔毀他必須的救命藥物,關押在華東分院七號樓。隨後他的身體急轉直下,20日即去世,年僅53歲。關於死因,上海市公安局治安處的技術鑑定為「系高處墜落顱腦損傷,引起死亡」。至於如何墜落,當時沒有追查[7]。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