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趙景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趙景賢(1822年—1863年),字竹生,清末浙江湖州府歸安縣人。清朝政治人物、湖南巡撫趙炳言之子。
歸安縣與湖州府同城而治,趙氏為湖州城內的世家大族。道光二十年(1840年),鄉試中舉,授宣平縣教諭,改內閣中書。咸豐三年(1853年),在家鄉湖州府辦理捐輸、團練。五年(1855年),因軍功賞加道銜,以知府歸保舉班即用。六年(1856年),以知府分發甘肅甘肅候補。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以重兵圍攻湖州城,趙景賢組織鄉勇抵抗,打退太平軍數度圍城,賞戴花翎,賜勇號額德木巴圖魯,以道員用,賞加按察使銜,辦理浙江全省團練。十一年(1861年),授福建督糧道。
同治元年(1862年),因守城戰功在團練中為第一,賞加布政使銜。正月,城陷被俘就義。朝廷詔稱「勁節孤忠,可嘉可憫」,加恩依巡撫例優卹,於湖州建專祠,宣付國史館立傳,賜騎都尉世職,諡忠節。今湖州竹安巷有其故居尚存。[1]
有子趙深彥、趙濱彥、趙潤彥、趙滋彥、趙溱彥、趙淶彥。著名版畫家趙延年、兩彈一星功勳趙九章、詩人北島(趙振開)均為趙景賢的後裔。
Remove ads
延伸閱讀
[編]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