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趙醒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趙醒吾(1897年7月5日—1930年2月[1]),雲南賓川人,原名必馨,字維香。中國共產黨早期人物。

趙醒吾生於賓川縣大營街一個小康家庭,父親趙體乾(字明綱)為清朝秀才。1917年從賓川高小畢業,上昆明補習一年後,考入雲南省法政學校預備課,1919年升入法律系本科。在校期間,他不僅成績優異,還研讀進步書籍,冒險傳播進步思想,被稱為「拎着腦袋求真理的青年」。五四運動期間,曾參加聲援北京的活動。1922年,因參與學生運動被校方開除,赴廣東參加駐當地的滇軍,在楊希閔的滇軍總司令部供職。在滇軍中曾與羅炳輝共事,被其視為良師益友。192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時,改名趙醒吾。不久調到孫中山大元帥府朱培德拱衛軍任參謀。同年冬,廣東方面準備北伐,當時吳佩孚的第六師駐贛南,師長楊如軒、楊池生均出自滇軍,而楊如軒又是趙醒吾的同鄉,故趙醒吾前往楊如軒軍中實施策反。1926年10月,楊如軒和楊池生的軍隊在贛東北同北伐軍合編,趙醒吾留在其軍中任上校副官長。
1929年春,中共江西省委派趙醒吾去吉安爭取羅炳輝。最終,同年7月9日,羅炳輝在趙醒吾、劉士奇、蔡申熙主持下,以化名「羅南煌」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由趙醒吾提議,羅炳輝準備於蘇聯「十月革命節」(11月7日)前夜,發起吉安十屬總暴動。不料江西共青團書記曾道懿投案,趙醒吾遭舉報,但他未離開江西,而是前去與羅炳輝接頭,計劃提前舉行暴動,途中被捕。在被關押的四個多月里,被多次施以極刑而始終保守秘密。最終於1930年2月中旬在吉安被處決。[2][3][4]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