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超級馬林S.6B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超級馬林S.6B(Supermarine S.6B)是英國的一款競速水上飛機,由超級馬林公司的R·J·米切爾帶領團隊研發,用於參加1931年的施耐德杯競速賽。S.6B標誌着米切爾「完善競速水上飛機設計」這一努力的巔峰,同時也是當時空氣動力學技術前沿水平的代表。
超級馬林S.6B是該公司研發的競速水上飛機系列中的最後一款,前序機型包括S.4、S.5和S.6[2]。儘管這些前代機型此前已兩次贏得施耐德杯競速賽,但S.6B的研發卻因政府支持的搖擺不定而受阻——英國政府先是承諾提供支持,隨後又撤回,直到在羅瑟米爾勳爵推動的公眾運動及休斯頓夫人的巨額捐贈影響下,才再次恢復對參賽的支持。由於政府確定支持參賽時距離比賽開始僅剩九個月,因此米切爾唯一可行的選擇是改進已有的S.6機型,而非嘗試全新設計。
S.6B相較於S.6的主要改進在於羅爾斯·羅伊斯R型發動機的功率有所提升,經過重新設計的浮筒,以及一些旨在降低空氣阻力的改進。為參加此次競賽,超級馬林公司製造了兩架S.6B,序列號分別為S1595和S1596。該機型由英國皇家空軍高速飛行隊的成員駕駛。比賽中,該機型表現出色,最終為英國贏得了施耐德杯。比賽結束後不久,由喬治·斯坦斯福思中尉駕駛的S.6B(序列號S1596)打破了世界飛行速度紀錄,最高速度達到每小時407.5英里每小時(655.81公里每小時)。
Remove ads
研發
儘管英國首相拉姆齊·麥克唐納在1929年施耐德杯英國獲勝後曾承諾將為下一屆英國參賽隊伍提供政府支持。但在不到兩個月後,受華爾街股災的影響,官方資金被撤回[1]。政府方面給出的撤資理由是,在前兩屆賽事中已收集到足夠的高速飛行數據,因此再投入公共資金並無必要[3]。而政府調整立場的另一個理由是,當時研發高速水上飛機的最初目的已然達成[4]。
官方支持的撤回讓公眾大失所望:此時的英國已連續贏得兩屆賽事,依照比賽規則,若第三次奪冠便能永久保有該賽事的獎盃[5]。向來積極參與航空事務的羅瑟米爾勳爵旗下《每日郵報》報業集團發起了一場公眾募捐活動以支持英國參賽隊伍,這一活動募集到了數千英鎊的經費[1]。休斯頓夫人則公開承諾為參賽隊伍捐贈10萬英鎊[6][7]。1931年1月,英國政府也轉變立場,宣布支持參賽;但此時距離設計、製造並準備好參賽機型僅剩不到九個月時間[1]。英國皇家空軍高速飛行隊隨即重組,米切爾與羅爾斯·羅伊斯公司也着手開展相關工作[8]。
Remove ads

準備參賽的時間有限,米切爾清楚已沒有足夠時間從零開始設計新飛機,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改進已有的S.6[1]。提升S.6性能最明顯的方法,就是提高羅爾斯·羅伊斯R型發動機的輸出功率[9]。羅爾斯·羅伊斯的工程師成功將該發動機的額定功率提升了400匹馬力(298千瓦特),使其最高能輸出2,300匹馬力(1,715千瓦特);但這種高性能狀態只能保證維持較短時間[7]。要提升發動機性能,不僅需要使用特殊的混合燃料,還得採用鈉制冷氣門[10]。因此,米切爾選擇改進現有超級馬林S.6的設計,這款新型機後來被稱為超級馬林S.6B[6]。米切爾保留了S.6的大部分設計,主要精力集中在改善新飛機的散熱性能上;他後來在一次電台廣播中,將S.6B稱作「會飛的散熱器」。米切爾決定把飛機的浮筒也用作額外的散熱區域,新設計的浮筒比S.6的更長,其設計方案得到了國家物理實驗室一系列風洞試驗的支持,而政府在這一領域也為該項目提供了幫助。浮筒向前延伸了約3英尺(0.91公尺),雖然比前代機型的浮筒更長,但採用了流線型設計,使得迎風面積更小[6]。
服役歷史
儘管由於其他預定參賽者遭遇意外和延誤,英國隊在實際比賽中沒有遇到對手,但英國皇家空軍高速飛行隊仍將總共六架超級馬林的施耐德杯競速機運至南安普頓水域的卡爾肖特沙嘴用於訓練和練習。這些飛機分別是:1927年威尼斯賽事中獲得亞軍的S.5(序列號N219)、同一屆賽事中獲得冠軍的S.5(序列號N220)、兩架換裝新發動機並重新命名為S.6A的原S.6(其中N247在1929年卡爾肖特賽事中奪冠,N248在1929年卡爾肖特賽事中被取消資格),以及兩架新製造的S.6B(序列號為S1595和S1596)。[1][11]
就競賽本身而言,原本計劃只有S.6B和S.6A機型參賽。英國針對施耐德杯賽事的計劃是,先由S1595單獨完成賽道飛行;若其速度未達預期,或出現機械故障,再由技術更成熟的S.6A(N248)登場。要是S1595和N248均嘗試失敗,就啟用計劃中作為備用的N247。之後,S.6B(S1596)將嘗試衝擊世界飛行速度紀錄。在訓練期間,N247在一次起飛事故中損毀,飛行員英國皇家海軍中尉G. L. 布林頓(G. L. Brinton)不幸遇難。這使得後續計劃被迫調整,最終僅有兩架S.6B和唯一倖存的S.6A做好了參加施耐德杯最終賽事的準備。[11]
1931年9月13日,由約翰·布思曼中尉駕駛的S.6B(序列號S1595)完成了這一屆施耐德杯賽事飛行,記錄到的最高速度達340.08英里每小時(547.31公里每小時),並在懷特島與英國本土之間的索倫特海峽上空,完美完成了三角形賽道的七圈飛行。由於它是唯一的參賽者,自然贏得了比賽,而英國的奪冠紀錄也使其得以永久保有施耐德杯[5]。17天後,由喬治·斯坦斯福思中尉駕駛的S.6B(序列號S1596)又完成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飛行,它以407.5英里每小時(655.81公里每小時)的最高速度打破了當時的世界飛行速度紀錄[12][13][1]。
Remove ads

S.6B及其前代機型的表現,讓米切爾被公認為傑出的高性能飛機設計師[14]。S.6B也被認為為超級馬林「噴火」戰鬥機以及為該戰機提供動力的羅爾斯·羅伊斯「梅林」發動機的研發奠定了基礎[8][15]。此後,米切爾與超級馬林公司沒有再為後續賽事研發競速飛機,因為應英國政府要求研發新型戰鬥機的工作已被列為優先事項[16]。
在S.6B贏得施耐德杯僅18天後,英國空軍部發布了F7/30號技術規範,要求研發一款全金屬陸基戰鬥機,並尋求創新性方案以大幅提升英國戰鬥機的性能。空軍部特別邀請了超級馬林公司參與。因此,米切爾在S.6B之後的下一項工作,就是為公司設計符合該規格的機型,這款機型被命名為224型[17][15]。儘管224型並不成功,未被選中投入生產,但超級馬林公司隨後的項目卻促成了傳奇戰機超級馬林「噴火」的研發[18][19][20]。
S.6B的卓越性能不僅引起了英國軍方官員和飛機設計師的關注,在國際上也備受矚目,對納粹德國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的新型戰鬥機項目都產生了影響。[21]
Remove ads
展品

完成破紀錄飛行後,兩架S.6B均宣告退役。贏得施耐德杯的S.6B(序列號S1595)被捐贈給倫敦科學博物館,目前以未修復的狀態在館內展出[8]。S1596曾在費利克斯托的海軍航空實驗機構(MAEE)進行過短期測試,但在1931年的一次非致命事故中不幸損毀[11]。
S.6A(序列號N248)在二戰期間被重新噴漆,以模仿S1596的外觀用於電影《空中噴火機》的拍攝。戰後仍保持這一外觀,並以S1596的名義在多個活動和場所展出,其中包括作為景點展出的南安普敦皇家碼頭[22]。
服役方
- 英國皇家空軍
- 英國皇家空軍代表隊
技術參數(S.6B)

參考資料:《Supermarine Aircraft since 1914》[23]
基本信息
- 機組:1
- 長度:28英尺10英寸(8.79公尺)包含浮筒
- 25英尺3英寸(8公尺)(僅機身)
- 翼展:30英尺0英寸(9.14公尺)
- 高度:12英尺3英寸(3.73公尺)
- 機翼面積:145平方英尺(13.5平方公尺)
- 翼型:RAF 27[24]
- 空重:4,590磅(2,082公斤)
- 總重:6,086磅(2,761公斤)
- 發動機:1台羅爾斯·羅伊斯R型V-12液冷活塞發動機,2,350匹馬力(1,750千瓦特)轉速為每分鐘3200轉
- 螺旋槳:2槳葉定距金屬螺旋槳
性能
- 最大速度:407.5英里每小時(656公里每小時;354節)(世界速度紀錄)
- 390英里每小時(340節;630公里每小時)(平飛)
- 着陸速度:95英里每小時(83節;153公里每小時)
- 翼載:42磅每平方英尺(210公斤每平方公尺)
- 功重比:0.386 馬力/磅(0.635 千瓦/千克)
腳註
書籍來源
期刊來源
網頁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