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趙懷玉 (明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趙懷玉(16世紀—1631年),與珤,號旬龍福建漳州府龍溪縣[1]明朝政治人物。治《春秋》。

生平

二月二十二日生。趙懷玉是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福建鄉試第十七名舉人[2]天啓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三百九十五名,三甲一百四十名進士,刑部觀政,十一月獲授肇慶推官,平反穀商的冤獄、豁免贓錢數千,保全多人。當時香山被倭寇佔據,他挑選精兵冒險前進,倭寇因此撤壘投降。天啓四年本省同考,六年丁憂,崇禎元年起補彰德府推官,三年陝西同考,四年考選,擢官四川道監察御史,巡視東城,正直敢言,在任內去世。他個性平易近人,經常揭示良知給學生,著有《證孝說元》、《折獄衷詞》等書[1][3]

家族

曾祖趙伯學。祖父趙師鎰。父趙希顏。母丘氏。具慶下。弟誥、詔、讀。娶盧氏。子孟琛、孟琰[4]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