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路思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路思令(486年—536年),字季儁陽平郡清淵縣(今河北省館陶縣青陽城)人,南北朝北魏至東魏時期官員、軍事人物。

生平

路思令最初擔任廣陽王司空參軍,後轉任司空城局參軍。曾任司徒記室參軍,歷任威遠將軍、尚書左民郎,轉任尚書右民郎。不久,路思令被任命為假節、征虜將軍、陽平郡太守。武泰元年(528年),朝廷分割冀州的清河郡、相州的陽平郡和濟州的平原郡,新設南冀州,路思令被任命為左將軍、南冀州刺史、假平東將軍、都督。當時,變民軍首領葛榮派遣其部下清河郡太守季虎占據高唐城,路思令命令部下趁夜進軍,出其不意地擊敗了季虎。此外,路思令還奉皇帝敕命管轄冀州的流民。葛榮滅亡後,路思令返回南冀州,駐守在平原郡。後來,路思令獲任征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又晉升為衛將軍、右光祿大夫。天平三年(536年)三月去世,享年五十一歲。被追贈驃騎將軍、定州刺史。[1][2]

家族

  • 祖父:路綽,擔任陽平郡太守
  • 長兄:路恃慶,字伯瑞
  • 二弟:路仲信,曾任太尉參軍、奉車都尉、開府掾。章武王元融討伐葛榮時,路仲信在其麾下擔任都督府長史。
  • 三弟:路思略,字叔約,官至冀州安東府騎軍參軍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