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車臣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主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车臣共和国map
Remove ads

車臣共和國(俄語:Чечен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羅馬化:Chechenskaya Respublika車臣語Нохчийн Республика羅馬化:Noxçiyn Respublika),或按車臣語名譯納赫喬共和國[11],通稱車臣尼亞[12](俄語:Чечня羅馬化:Chechnya發音:[tɕɪtɕˈnʲa]車臣語Нохчийчоь羅馬化:Noxçiyçö發音:[ˈnoxtʃiːtʃɥø]),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車臣西接印古什共和國北奧塞梯共和國,西北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東連達吉斯坦共和國,南部與格魯吉亞接壤,首府為格羅茲尼

事实速览 車臣共和國 Чечен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其他轉寫 ...
Thumb
  俄羅斯帝國
  伊瑪目國最大疆域
Thumb

因複雜的歷史原因,車臣共和國接連不斷引起北高加索的軍事衝突,印古什共和國因此從車臣地區分出,最終引發第一次車臣戰爭,車臣地區事實上獨立。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佔領車臣,並開始平定北高加索叛亂。兩次戰爭中,車臣地區慘遭蹂躪,首府格羅茲尼前後發生四次戰役,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基礎設施毀壞嚴重。戰後,俄國開始重建車臣,如今的車臣共和國由戰爭狀態恢復正常,首都格羅茲尼在內的城市也得到重建。普京政府任命在戰爭中變節投靠俄軍的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穆夫提艾哈邁德·卡德羅夫為車臣領導人,但此人後於2004年5月9日被炸死。目前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之子拉姆贊·卡德羅夫任車臣共和國首腦[13]

處於流亡狀態的有限承認國家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申索此地的主權。

Remove ads

車臣歷史

蘇聯時期

蘇聯建國以後,車臣最初作為山區共和國的一部分一起加入了蘇聯,但不久山區共和國就被裁撤。1922年車臣成立車臣自治州,1934年和印古什自治州合併為車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改為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二戰期間1940-1943年間車臣-印古什共和國曾在德軍支持下進行反抗蘇聯當局的行動。因此在德軍被擊潰之後,1944年蘇聯把和德國人合作過的車臣人遷徙去了中亞地區,這就是扁豆行動。之後車臣-印古什共和國被取消,併入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史達林死後的赫魯雪夫時代,1957年1月9日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被恢復,流放中亞的車臣人也被批准回故鄉。此情況一直持續到蘇聯末期。史達林在二戰之後定下了一個規矩,就是車臣地區的最高地方領導人一定不能由車臣人擔任。此情況一直持續到戈巴契夫上台。戈巴契夫允許了之前被遷徙的車臣人返鄉,並且第一次車臣產生了車臣人出生的地方最高領導人。

Remove ads

蘇聯解體

1989年後,蘇聯局勢劇烈動盪,民族分離主義勢力在車臣、印古什北奧塞梯等高加索地區迅速膨脹,車臣和北奧塞梯等自治共和國均有流血衝突發生。

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聯邦的不少成員,特別是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國,都希望像鄰近的亞美尼亞格魯吉亞一樣享有獨立的地位。加上過去在前蘇聯年代裡,一直受到壓迫,使車臣人爭取民族解放、要求民族獨立和反俄羅斯的呼聲越來越高。

Thumb
第一次車臣戰爭

1991年,時任車臣共和國總統的焦哈爾·杜達耶夫發表了獨立宣言,但俄羅斯聯邦拒絕承認其地位。1992年5月25日,杜達耶夫政權與俄羅斯簽署了《關於撤軍和車臣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分配財產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俄羅斯聯邦一切行政機構全部撤出車臣。 [14]1992年12月10日印古什共和國與車臣共和國分開。

1994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指派俄軍大舉進攻車臣,即為第一次車臣戰爭。這是一場造成超過十萬人死亡的戰爭慘劇。之後,雙方的衝突不但一直沒有平息,還讓車臣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分子得勢。結果針對莫斯科的恐怖襲擊不斷發生。

1999年,沙米利·巴薩耶夫指揮5,000人的武裝部隊偷襲了俄內務部隊哨所,第二次車臣戰爭由此開始升溫。俄羅斯時任總理普丁以較強硬的態度反駁了國內的分離主義思潮,藉由1999年俄羅斯公寓樓爆炸案,並以此發起指揮部隊從兩路進入車臣。以絕對軍事優勢壓制了車臣分離主義勢力。之後,雙方衝突依然如前。

車臣問題是俄羅斯國內民族宗教矛盾,國際社會過問較少,有證據表明許多車臣婦女的丈夫或兒子無故失蹤,她們搜集並紀錄數百卷恐怖罪行的錄影帶,並將之偷渡入歐洲,向國際人權法庭控訴。影響所及,亦有部分車臣婦女選擇加入炸彈自殺的恐怖事件。[15]

2004年5月9日,車臣發生炸彈爆炸,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被當場炸死。2006年3月4日,艾哈邁德·卡德羅夫之子拉姆贊·卡德羅夫被任命為車臣共和國總理。[16]2007年4月5日,拉姆贊·卡德羅夫宣誓就任車臣總統[17]。2009年4月16日,俄國當局宣布車臣戰爭正式結束。

2010年3月30日,車臣戰爭的陣亡者遺孀(或稱黑寡婦),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進行了自殺式恐怖襲擊,作為對俄軍在車臣和印古什邊境地區殺害車臣人的報復。

2010年10月19日在格羅茲尼列寧區的車臣議會大樓遭到武裝分子攻擊,有6人死亡17人受傷。

2011年1月24日,莫斯科多莫傑多沃機場發生自殺式炸彈爆炸,造成30餘人死亡,近200人受傷[18]。車臣反政府武裝聲明對此事件負責,稱所在組織將致力於在北高加索建立一個「自由的伊斯蘭國家」,而此次實施的「特別行動」正是對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犯罪行為」的回應。[19]

2022年2月25日車臣首腦拉姆贊·卡德羅夫宣布參與俄烏戰爭,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集結超過1萬名的車臣安全部隊士兵,向烏克蘭進發。[20]

2022年10月18日,烏克蘭最高拉達以287:0的票數通過法案,承認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是主權國家,並稱卡德羅夫所帶領的車臣共和國為俄羅斯暫時非法占領地帶[21][22]

車臣地理

行政區劃

Thumb
更多信息 號碼, 行政區名稱 ...
Remove ads

人口

民族構成

更多信息 民族, 2002年 統計人數[23] ...

註釋

參考文獻

參閲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