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軍政國境地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軍政國境地帶
Remove ads

軍政國境地帶(德語:Militärgrenze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拉丁字母Vojna krajina/Vojna granica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西里爾字母Војна крајина/Војна граница匈牙利語Katonai határőrvidék羅馬尼亞語Graniță militară),為哈布斯堡王朝及後來的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的一類邊境領地,作為防範鄂圖曼帝國進襲的前沿防線。

事实速览 軍政國境地帶Militärgrenze, 地位 ...

斐迪南一世於16世紀被選為匈牙利克羅地亞的國王後,也隨之在兩地建立起新的防禦系統,為一套處於特別軍政管轄下的六個行政分區。1869年之後,由於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已少有戰事,克羅地亞議會要求這一地區實現非軍事化。1881年之後,軍政國境地帶的大部分地區被併入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

克羅地亞軍政國境地帶斯洛文尼亞軍政國境地帶初始,是處於克羅地亞議會及當地總督的管轄權下。到1627年這些地區被轉由哈布斯堡軍隊直接指揮。不過直到1881年正式廢除該防線地區體制前,在地人民也一直享有完整的民事和軍事自治權力。

由17世紀開始,相關地域就向東擴張並增加設立分區,由之其是從西邊克羅地亞本部延展到東邊外西凡尼亞,囊括地域為現代的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在此期間,防禦體制亦隨之改變,由常駐軍事單位轉變為一種軍役移民社區。

歷史上該地區的定居者被熟知為邊防步兵Grenzer,或稱frontiersmen),大多數人為克羅地亞人塞爾維亞人德意志人弗拉赫人及其他背景移民[1][2][3][4][5][6][7][8][9]。為換取土地收穫、宗教自由和優惠稅率,這些羣體就到這些地方墾殖,並效忠王朝擔當抵禦鄂圖曼進襲的衛士。18世紀時匈牙利招徠一批德意志人定居和開發多瑙河谷,進而得名多瑙河斯瓦比亞人(Donauschwaben)。由在地定居者們組成的團隊單位,有著各種移民落腳及服役的原因,熟悉駐地的地利和環境,在歷史上也很快贏取了令人畏懼的軍事聲名。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