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輝縣文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輝縣文廟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始建於唐朝,曾為輝縣的文廟和縣學。現存櫺星門、大成門、大成殿等清代建築,位於輝縣市第一初級中學院內,在2000年6月被公布為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輝縣文廟始建年代約為唐貞觀年間(627-649年)[1],輝縣文廟於元、明、清三代多次增建修葺,據清光緒二十一年《輝縣誌》,有記載的增修就有至元十三年(1276年)、至治二年(1322年)、至順三年(1332年)、洪武九年(1376年)、天順二年(1458年)、弘治八年(1495年)、嘉靖七年(1528年)、隆慶四年(1570年)、萬曆六年(1578年)、十四年(1586年)、順治九年(1652年)、十二年(1655年)、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十六年(1697年)、雍正六年(1728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十五年(1750年)、二十一年(1756年)、五十九年(1794年)、道光四年(1824年)、十四年(1834年)等二十餘次[2]。
現存建築
輝縣文廟現存櫺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敬一亭、西廡、西官廳等清代建築。櫺星門四柱三間,小八角形石柱,中間兩柱通高6.67米。泮池上有青石單拱小橋。大成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檐懸山頂。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覆琉璃筒瓦屋頂,檐下施五踩斗拱[1]。
圖集
-
泮橋
-
位於輝縣市第一初級中學院內的大成殿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