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輝發城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輝發城址,為明代海西女真「扈倫四部」之一輝發部落的王城,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輝發城鎮西南的輝發山上。[1]
歷史
海西女真本生活於松花江下游至黑龍江一帶,曾有亦失哈為明代朝廷內官,受命出使奴兒干都司,興建、重建永寧寺等。後隨着明朝國力日衰,東北兀良哈三衛和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等女真各部紛紛南遷。明朝嘉靖年間,海西女真遷至開原東北至吉林松花江一帶,並形成四大部,即哈達、葉赫、輝發、烏拉四部,也即「扈倫四部」。[2]
輝發部原姓益克得里氏,後來改姓納喇氏。[3]初代貝勒王機褚在扈爾奇山憑險築「扈爾奇山城」,即「輝發城」。1607年,努爾哈赤率兵包圍輝發城,並最終吞併輝發部,末代貝勒拜音達里兵敗被殺。[2]
輝發城後被遺棄、荒廢,成為廢墟。1698年康熙帝第三次東巡,並作有《行圍灰發詩》,其前序寫到「行圍所經灰發、葉赫、哈達諸地,皆我祖宗之所開,並遺蹟存焉」,可見當時輝發城之情況。1754年乾隆帝第二次東巡,途徑輝發城址,作有《輝發故城懷古》、《登輝發故城再賦》等詩,其中《登輝發故城再賦》詩中有「拜音達里抗王師,築城三遭守險固」、「師興五日破堅城,殲魁宥脅為臣庶」、「策騎尋徑歷其巔,雉堞久頹蔓草護」等句,記錄了輝發城的興亡歷史。[4]
Remove ads
布局及出土文物
輝發城呈不標準長方形,可分為內城、中城、外城三部分。其中內城位於山頂,城牆長度為598米,有兩門;中城城牆建於平地及部分山坡上,長892米;外城城牆長884米,有東西二門。城牆材質為土石。[1]
內城有房址、灶坑、灰坑等明代遺址;並出土鎏銀鐵帽頂、銅釵首、銅帶扣、銅帶飾、銅牌飾、銅飾件、鎏銀鐵飾件、鐵腰鈴和各種琉璃飾件等;此外還有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石器、骨角器等遺物及牛、馬、羊、豬、狗等家畜骨骼。[5][2]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