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辛甸聖安德肋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辛甸聖安德肋堂,又稱辛甸天主教堂,一度被稱為聖母無染原罪堂[1],是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東風街道辛甸社區的一座天主教堂,屬於濟南總教區管轄。該堂始建於1925年[2],是改革開放後歷城縣政府首批開放的3座天主教堂之一[3]。2011年重修為現狀。
Remove ads
堂區歷史
天主教傳入歷城始於清朝初年。順治七年(1650年),西班牙司鐸、方濟各會士嘉伯樂來歷城縣,在東門高都司巷建堂。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方濟各會士在洪家樓用庚子賠款修建洪家樓耶穌聖心堂,並建修院、仁慈堂、嬰兒院、診療所、學校和工廠等設施,共有78位神職人員在此服務。以此為中心,天主教在全縣逐步發展起來[4]。
民國14年(1925年),辛甸村建起天主堂,奉宗徒聖安德肋為主保[5]。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生產隊辦工廠占用為生產車間,停止宗教活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調整宗教政策。1985年,政府將辛甸天主堂歸還教會,恢復正常宗教活動[2]。
2003年,辛甸村實施舊村改造,教堂需要選址重建。經過各方面積極努力協調,幾經周折,選定於新建的辛甸花園西鄰,新堂依然奉聖安德肋宗徒為主保。時有教友約300人[5]。2009年6月18日,新堂奠基。建設周期歷時兩年,於2011年6月竣工,當年9月14日(光榮十字架瞻禮[6]),舉行奉獻禮,祝聖新堂[1]。新堂位於歷城區辛甸中路28-7號。
2020年1月26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濟南總教區境內所有教堂均關閉[7],包括辛甸聖安德肋堂。7月26日,重新開放[8]。2021年8月11日[9]—10月9日[10],再次因疫情關閉。
Remove ads
建築
新堂整體為哥特復興式建築,外牆裝修使用紅色大理石及漢白玉。教堂分為上下兩層,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鐘樓高50米。一層為聖體小堂及綜合活動室,二層為大堂,可容納600人同時參與彌撒[5]。設計上,新堂採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阿爾伯特街教堂的設計靈感,復現維多利亞哥特復興式的建築風格。教堂窗戶全部採用彩色玻璃裝飾,大門上安裝有玫瑰花窗,兩側則有聖經題材的彩色玻璃窗[11]。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